加急见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2-11-22 10:00:04

2008年初,教育部宣布在北京、湖北等10个省份开展京剧试点。这一举措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教育开始被纳入正规教育。中等职业艺术学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和传承地位,应该如何在试点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作者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非遗进入课堂的意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实践、表演、表达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物品、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有时被各种群体、团体视为个人的文化遗产。

维护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保护和充分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遗产日。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目前,鉴于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欣赏能力下降问题,相关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可以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有利于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也是国外的成功经验。据报道,小学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中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应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进入课堂的非遗难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项目。在素质教育尚未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下,限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的关键是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教师和教材保障,培养学习兴趣。

一、学校师资。

湖北省YC小学被列入京剧课堂试点学校。不用说,孩子们,也就是说,现在有多少老师能理解这出戏,这是学生家长的直截了当的说法。学校校长章也有同样的感受:京剧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教师的基本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学校目前的教师很难胜任。如果我们只是在音乐课上把京剧演唱作为一首歌,我们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SX市中小学的不完整统计,有460多名专职和兼职音乐教师,其中只有36%的人经常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校教师只能简单地谈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肤浅知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材。

目前,课堂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科书极度缺乏。在编写教科书时,我们应该结合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需求和兴趣,这样学生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和增加他们的智慧在学习。例如,中国有56个民族和300多个地方戏剧,相应的教学材料不能相同,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措施。如果京剧可以在北京、天津、上海流行,那么广东可以学习粤剧,四川可以唱川剧等。

3.课时安排。

大多数家长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是一件好事,但学生的沉重负担一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目前,音乐课的上课时间只够勉强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再次添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则必须调整音乐课程结构,并删除一些教学内容。但如果是这样,它就违反了课程计划。

在目前的考试导向的教育体系中,学校和家长试图帮助他们的孩子提高成绩,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是增加课程,弥补课程,所以一些家长藏他们的疲劳:他们弥补课程,我们陪他们,他们学习得越多,我们就越麻烦。

4.兴趣的学生。

只有理解,我们才能爱。目前,由于青少年从出生起就接触现代文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触较少,兴趣较低。他们更喜欢流行歌曲和现代舞蹈,提倡圣诞节和西方情人节,并逐渐对自己的民族节日漠不关心。在中小学生传统思想和现代意识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自愿接受培养兴趣,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教学任务。

三、艺校在推动非遗进入课堂方面的作用。

湖北宜昌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不仅是国务院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城市,也是教育部认定的京剧进入课堂试点城市。宜昌艺术学校有义务推进这项试点工作。

1.示范作用。

宜昌是巴基斯坦和楚国文化的交融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宜昌先后选择了16个项目,包括舞蹈撒叶儿嗬、屈原传说和王昭君传说。

早在2003年,宜昌艺术学校就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了教室。例如,在湖北省宜昌,恩施地区的土家舞蹈撒叶诞生于土家族的葬礼舞蹈。它有明亮的旋律,独特的节奏和优美的舞蹈姿势,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国家体育总署确定为全国各地的体育和健身舞蹈。现在,舞蹈排练节目多次获得全国五一项目奖、文华奖和明星奖。学校率先将撒叶儿列为每个专业的必修课程,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结合民间节日和习俗和礼仪活动,学校主动崇拜老师,学习最原始、最简单的歌舞,通过发送戏剧到农村,收集风格和现场观察教学,保持继承教育的标准化,保持民间歌舞的真实性,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10多名教师在省级或以上的表演或论文比赛中获奖。学生们也通过理解撒叶儿的历史故事,培养了他们对人文内涵和文化起源的兴趣,特别是看到撒叶儿在宜昌打造世界水电旅游城市的旅游名片作用,从想让我学习到我想学习。

通过撒叶儿呵的示范作用,学校不仅培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后备力量,而且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2.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宜昌育才小学早在六年前就开设了京剧专业选修课。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每个时期只有不到10名学生。后来,育才小学意识到京剧教学的票友教师很难胜任自己的职责,于是找到宜昌艺术学校来解决教师问题。

宜昌艺术学校选派全国一流演员袁先生授课,以确保教学质量。原票友教师专门督促学生复习和培训他们所学的戏剧,并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表演活动。

如今,育才小学京剧学生数量扩大到300多人,学校也被列入京剧进课堂试点学校,原因是教学成长,袁老师的名人效应。

3.继承作用。

如何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对于中等职业艺术学校来说,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而且具有其长期的人才培养和生产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教育方法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标准化,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所以,中职艺校肩负起非遗人才培养的责任,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传承人后继缺人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