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黄梅戏艺术的基本属性是地方文化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2-11-29 10:00:05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生日的吉祥,随着辉煌历史文化的诞生,随着国家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和第七届湖北黄梅戏艺术节汇聚黄梅戏艺术时代精品,分别于2009年结束,这是中国黄梅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件文化事件。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想2009年3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黄冈市文化局局长肖红娟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让黄梅戏成为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反映了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意识和坚定信心,也表达了黄梅戏发源地人民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反映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愿望,发展了黄梅戏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幸运的是,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已被黄冈市委、市政府列为科学发展理念的学习和实践。市政府领导小组负责对赢得人民信任的重点事项之一进行集中监督和落实。

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地方戏剧,黄梅戏艺术的基本属性是地方文化。这种地方文化的属性包含了中国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两个内涵,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海洋和河流,广泛而深刻的思想,也反映了长江文化的悠久历史,委婉而优雅的风格。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黄冈市乃至湖北省国内外著名的艺术作品。它是湖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之一,也是湖北省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黄梅戏艺术家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关于邀请黄梅戏回娘家的指示精神,遵循省文化厅提出的学习、传承、借鉴、创新、创新的指导方针,在湖北省特别是鄂东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关于邀请黄梅戏回娘家的指示精神,遵循省文化厅提出的学习、传承、借鉴、创新、创新的指导方针,实施一个中心(以艺术创新带动艺术质量全面提升为中心),四面展开(东向安徽学习竞争,西向武汉定位,北上首都唱湖北品牌,南下沿海扩大表演市场)战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努力繁荣和振兴黄梅戏艺术,进一步提升湖北黄梅戏艺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成为湖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然而,面对湖北省黄梅戏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我省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人才短缺、研究失误、创作滞后、市场危机、发展不平衡、耐力不足等;面临着七个缺点的障碍,包括重视当下、轻长期、重投资、轻体制改革、重生产、重创新、轻研究、重红花、轻绿叶、重专业、轻业余、重台湾、轻台湾等七个缺点;面对安徽省理论创新、戏剧创新、艺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虽然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很重视,但新措施还不够。如果我们继续持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卡,继续持有黄梅戏家族的金牌匾,我们就不会建立科学发展的创新理念,改革现有的制度和机制,努力发展,不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如果我们继续持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卡,我们将继续持有黄梅戏家族的金牌,创新将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