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形象思维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2-08-03 09:00:01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1]。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2]。快乐教学是为了创造一个快乐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快乐和可接受的学习氛围中。只有在快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更有意识,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处于形象思维的具体阶段。因此,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物、模型和形象性言语,直接操作学习材料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点、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3]。

当我把计算机的组成放在三年级的孩子身上时,我避免了抽象、复杂和难以理解的计算机结构图。从桌子上的一台电脑开始,我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电脑各部分的名字,然后让你看看每个设备背后的东西。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弯下腰去寻找,有些人说显示器后面有两条线,有些人说键盘后面有一条线,有些人说主机后面有很多线。然后我引导他们看看这些线连接到哪里。通过这种教学,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计算机设备的名称,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理念对改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4]。

我的教学不同于以前的传统教学。我改变了老师先讲学生后练习的过程,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直接解决问题。在此期间,我没有指导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会给出必要的提示来解决困难的问题。同时,我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常用的小组合作方式。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缺乏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我教学生有问题“先问自己,再问别人”,在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再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设置文本框格式(边框设置)”当我首先提出问题时,我会向学生展示我做的几个不同风格的文本框,让他们这样做。最后,我利用学生制作的各种文本框的作品,让学生交流制作方法和经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动手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在交流中,同学们说,我看到了老师做的各种文本框。我想起了以前学过的自选图形格式设置,所以我觉得他们的方法应该差不多,所以我用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方法很快就做出了结果。这让我更加肯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能力的提高

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可能是浪费时间。原来,老师告诉学生几分钟就能掌握什么,但他们不得不让学生几分钟就能做到。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速度加快了,遇到其他软件也不会觉得陌生。他们可以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简单地操作。我觉得我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同时,学会收集、处理、处理、沟通和利用有效信息。

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5]。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应多学习、多探索,使教学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