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方法探微

李慧爽  2012-08-05

摘要:中学语文的阅读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前进都是必需的。所以作为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地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要培养他们自主阅读、比较阅读、个性阅读的能力,把学生真正地变为阅读的主体。

关键词:语文阅读自主比较个性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那样以侧重于理性分析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为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自我阅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然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从多方面受益。学生自读,有利于语感的获得,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而语感的获得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和体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把现成的语言形式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由之路。

例如当学生自我阅读到一定程度,作者写到“阴云密布”就会感到这不仅仅是指天气的变化很可能是作者的心情写照亦或是事件本身的发展态势;一提到“新绿”不仅仅是指颜色,更多的是旺盛生命力的写照。

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学生的自读能力只能通过他们自读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来获得。作为学生必须进行反复的练习,而我们教师也应该尽全力有效地积极引导,力求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旨在最终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比较阅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的一切。”而我这里所讲的比较阅读是在比较的同时进行综合,在发现作品个性的同时找到作品的相同点,揭示社会甚至于整个人类共同的情感亦或问题。也可以在相同的题材中找到不同点,欣赏到不同作者对同一事件激起的不同的思维火花。

比如在学习诗歌《我愿意是急流》时,我把它同舒婷的《致橡树》一起比较阅读。一种是“多情未必不丈夫”的裴多菲式的爱的誓言,一种是舒婷“并肩而站”的独立女性的爱情观,但归根结底他们都在歌颂爱情的伟大,以及对爱情的向往。又如同样是写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中,写满了郁达夫对故都秋的眷恋、神往与思念,这里的秋弥漫着凄清和悲凉;而刘禹锡的《秋词》则写出了诗人的豪情万丈,也写出了一个“更胜春朝”的秋。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教授学生一些比较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个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阅读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没有读者的自主,所谓的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创造性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

比如:对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这一形象,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发言,各抒己见。有些同学不爱自主阅读和思考,我就采取分组的策略,让每个组员必须进行阅读,让后进生发言,组长进行记录,然后总结发言。

最终各组一一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组①: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煞”,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理。

组②:杨二嫂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参加劳动的坏习惯有关。原先开豆腐店时,她就“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招徕顾客,所以写杨二嫂,是对她好逸恶劳的坏习气进行嘲讽。

组③:过去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的姿态,生活比较宽裕。现在她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评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

……

这些组的看法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只是认识的程度上有差异。我们不能把谁说的归为标准答案,以自己的理解亦或参考书上的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在我们的阅读中,由于独立感知、体验、领悟而产生类似的有差异的结果,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四、结束语

“个性化”趋势是21世纪社会的三大特点之一,一个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才能人才辈出,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带着独具特色的品格、素养和行为习惯,一批批地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效地显示自己的个性角色价值。

[1]缐巧莺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与创新[J].网络资源。

[2]周庆光 中学语文阅读的几个问题[J].人教网,201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