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谈年轻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胡海燕  2011-02-27

【摘 要】当前,无论是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还是学校教学的有序开展,都少不了年轻教师的参与与奉献。对于一个年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而言,搞好有效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是在学校立足的基础。有实力才会有尊严。本文就年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课前、课上、课后”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年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成长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年轻中学思想政治教师 上课 容易出现的问题

每一位年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都希望所上的每堂课都是精彩的,每个枯燥的理论都能讲解得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往往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年轻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但常有效果不佳的感受,常因教学内容未处理好而深感自责,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影响其自信心的建立,这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极为不利。怎样才能尽快掌握授课技巧,提高有效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可从我们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逐渐提高年轻教师教学驾驭能力。

一 课前犹豫不决,难以取舍;希望面面俱到,重点难点不分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课前总是做出很多设想,收集大量可用材料,但对于用什么、怎么用目标不明确,这样看看,那样比比,是好事,说明课前准备充分,有利于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但由于举棋不定,认为这个不错,那个也行,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浪费了大量时间,临上课了才匆忙选用了其中一则,但由于对这则材料未进行认真研究,讲起来就不能得心应手。面对这种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我到底要讲一个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围绕这个目的来选材,找到适合的、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材料。确定后就不要再犹豫,因为世界太大,材料太多,该放弃的就得放弃。我们的课堂不可能包容所有老师感兴趣的、感觉不错的、对学生有益的材料。选好材料后就马上对材料进行挖掘,找到材料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学生已有知识构成与该材料的契合点,再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在选择材料、案例方面,我认为案例越大越能说明问题,讲得越复杂越深奥越能体现老师的水平,越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在讲经济生活时,我习惯于上网搜寻诸如“海尔”、“IBM”等大型公司的经典案例来讲相关经济道理,这些经典案例该讲,但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原有的知识构成。要引起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就得适时加入一些经典案例,但要让一个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还得从身边小事说起。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好的材料就是学生身边的案例,与学生现实生活及行为密切相关的案例,才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避免了学生认为政治尤其是高中政治与自己没有关系的看法。

教学过程中,面对教材内容,教师得学会抓大放小,分清主次,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想补充多少就补充多少。刚开始上课时老师总想尽可能多地把自己在大学里学过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倾其所有力所能及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感觉只有这样知识才完整,对学生才有利。却忽略了这些补充的内容是自己在大学里才学的内容。对于教材的内容,该详讲就详讲,该一句带过则一句带过,该舍则舍。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不可能面对所有的东西,不能强求学生对教材上每一句话都牢记心中,能将重点内容理解记住,难点问题解决,将所学过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达到该课教学目标就是一节优秀的思想政治课。

二 课上底气不足,缺少激情;关注学生不够,就地取材欠佳

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难免心有怯意、底气不足,总担心讲不好或讲错了,不拿教材不看教案就讲不下去,生怕讲错了内容,于是总想偷偷地瞟几眼教材、教案,不看还好,越看越头皮发麻,感觉怎么和教案的设计有所区别,严重的干脆就抱着书念起来了,心想这样就不会出错了,结果可想而知。个别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做成小卡片拿在手上,这样一次看一小张,当然没太大的问题,可总看手上也会让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不太信任,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在下面模仿其看卡片的行为,而忽略所讲内容。曾经有位老师,在讲初二《感悟青春》一课时,将教材中的问题也做成小卡片偷偷拿在手上念给学生听。这种问题的出现,其实缘于底气不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很多内容下课时老师都能脱口而出的,可一上课就放心不下,非要有纸拿在手上才放心,那是缺乏自信心,所以一定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相信自己。

课堂上,要想让学生信服,老师必须要有激情。先得自己相信自己讲的,才能让别人相信;先得感动自己,才能让别人感动。激情,在于我们的肢体语言和讲课的语音、语调、语速等。当然,肢体不能做过多简单重复无意义的举动,那会适得其反。语音、语调、语速方面得多练习,每隔一段时间练练普通话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原有水平。有条件的可以请音乐教师或者擅长于演讲的教师讲如何发音。新老师不是不爱惜自己的嗓音,可事实上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往往没上多久就声音嘶哑,从而给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同时也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进度。应该说这是一种可以避免的问题,进行发音训练后,我们的讲话较之以前就更有蕴涵、更有魅力、更有激情,当然也更自信了。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是主体,不同的学生个性不同,各班也有各班的特色。这也是出现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班讲效果差异很大的缘由。课堂上老师要随机应变,要有“答记者问”的充分准备。比如在上高二哲学时,有个班的同学就故意设置情景看你怎么处理,一进教室两个同学就上演打架一幕,不明真相还以为是真的,制止后问其原因系小摩擦,于是老师就串入了物质决定意识、联系等观点,把所有学生都逗笑了,说这也能用哲学来分析。课后学生才说这一幕是他们故意设计的,打算上演几节课,看看各个老师的反应如何。还有的同学干脆向你请求占用一分钟请教一道题,出脑筋急转弯来考你,全班同学都用期待的眼光望着你,在你回答后同学们还告诉你其他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其实老师不必在意脑筋急转弯回答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回答后得想办法引导学生回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上。当你在他们不经意间言归正传后,其实已消除了错误回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他们感叹的是哲学真是无处不在。

在充分尊重学生话语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老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行为,老师的关注程度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的效果密切相关。曾在一节《礼貌显魅力》课上,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送了一透明粘胶给学生,可学生没有任何表示谢意的行为和语言,老师也未就此做进一步的引申,事实上老师丧失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丢失了一个就地取材的机会。思想政治课上,学生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惯、课堂上的言行举止等都可以成为素材,这既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也会在不经意间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 课后反思不够,难以坚持;责任归咎单一,情绪调整缓慢

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强调“反思三年成名师”。课后进行适当的反思并做好记录非常有益,但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年轻教师在学校里属于积极的、向上的、有朝气的,除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外,一般还肩负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处、室临时安排的工作,这些工作有利于老师们工作能力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协调,但也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加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务,要再进行课后反思,真是难上加难。慢慢地也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当有一天突然想起某节课好像有什么灵感可以用来作为论文素材时,才发现没留下什么痕迹,后悔晚矣。如何面对这种问题,需要我们学会统筹兼顾,再忙也得理出头绪来,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一种习惯,也就不会觉得太忙了。

反思中我们寻找一节课的得失,不能单纯地归结为老师自己太差劲,要想让每节课都完美无缺、无所挑剔,可以说是一种奇迹。也不能全怪学生调皮、理解力差。常听个别老师说:我已尽力了,是学生的基础太差,学生也是这么说的,我只能这样了。既然是学生基础差就教不好了,那要老师干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正确分析、面对教学中的得与失,面对成功的地方,该兴奋得兴奋,那是我们信心增强的源泉,要相信任何一节课都有成功的地方。面对问题,提醒自己下次改进或避免,没必要自责、失落到下一节课,更不能让这种情绪一直延续下去,产生恶性循环。俗话说众口难调,面对几十个学生,反应呈现多样性也是正常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师心理压力很大,每一节课都得面对不同的学生,就算内容已牢记心中,就算已讲过无数次,可每一节课将面临的突发事件却是意料之外的。尤其是现在开放的犹如“答记者问”的课堂,对我们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较之以往要高很多。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学会迅速调整情绪,学会自我开导,尤其思想政治课老师,几乎是每天连续上三四节课,课间十分钟不调整好,下一节课就会更难受,情绪也会传染给下一个班的同学。对于年轻老师,谦虚好学是应该的,学会肯定自己的成绩、优点也是必需的,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从困惑中、压力中解脱出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总之,对于年轻的思想政治教师,我们要不断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克服,要充分发挥自己思想较敏锐,思维较活跃,年龄与学生差别不是很大,容易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等优点,在教学工作中关注国事、天下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自己的果断、激情、批评和自我批评等能力,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1]孙立国.浅议教学反思[J].素质教育论坛,2008(11X)

[2]何昌昊.新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及构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5)

[3]张文双.教学中情感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6(1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