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


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趋势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摘要: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通过查阅统计资料、实际调查分析和多层面的数据整理、分析和研究,从多个经济指标分析了凉州区2000—2005年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并结合同一时期人口与经济发展概况,对凉州区2006—2050年的人口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102.3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1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2.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

2011-08-20

浅析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问题

摘 要:就业问题与我国的经济能否又好又快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其中的人口因素不能忽视。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发展情况,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就业问题,认为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中国企业的有效就业率低是产生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人口;经济增长;就业 1 我国人口与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矛盾不断凸现,人口的增长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并未给社会带来显著的就业机会增加。而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均比前一年多90余万人,并且不断递增。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劳动参与率下降等因素的作用,新增加有就业要求的劳动力人数与往年大体持平。综合人口发展的种种特点,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1 人口发展情况 (1)总人口继续增长。 我国人口将继续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趋势缓慢增长。 (2)新生儿性别比居高不下。 现在初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现实已经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但是由于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涉及人们深层的生育观念,尤其在广大农村又十分普遍,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所以近期将难以有较大

2009-07-29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人口发展分析

一、基本状况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有十个: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和塔塔尔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这十个民族人口共计2032.06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9.3%,约1/5左右,他们的人口变化对整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五省区,这五省区的伊斯兰教人口占全国伊斯兰人口的75%。五省区中又以新疆为最多,新疆伊斯兰人口占全国伊斯兰人口的52.4%,十个信仰伊斯兰的民族中七个都主要分布在新疆。在新疆少数民族中96.99%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二、人口的现状与变动1. 人口增长很快且民族间差异大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由800.6万增至2031.1万,增长153.8%;而同期全国人口只增长了115.0%。也就是说伊斯兰人口要比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高出33.7%。像这样47年人口就增长1.5倍多,在全国人口史上也是属高速增长之列。这充分说明我国伊斯兰民

2008-09-09

论人口发展进程中个体现代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

内容摘要: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文章论述了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在人口发展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关 键 词:人口发展 现代 个体审美心理素质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里的‘人’应该既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口;既涵盖了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涵盖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①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而人口发展的质量,即人口素质如何是人口能否科学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最根本所在。据调查表明②: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人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培训,而人的发展既包括提高人在现实社会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又包括实现人的权利和为人的权利实现创造条件,还包括培育和重塑现代人所必备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笔者以为,教育应对时代的变化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应顺应时代而变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快速应变能力,以积极心态学习并对待风云变幻的外在环境、适应

2009-02-02

中世纪中西财产继承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本文着重探讨中世纪中国和西欧不同的财产继承形式对家庭结构、婚姻状况、迁移流动等基本人口行为所产生的作用,从而对中西人口变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财产继承与人口的关系角度来剖析中国和西欧近代社会发展过程的差异。一、简单说明中世纪的概念实际是西方学者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一般认为它始自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灭亡的公元476年。 这一事件标志着欧洲奴隶制结束,封建社会开始逐步形成。而中世纪截止的年代则无固定说法。不过,多数学者认为它没有具体的结束时点。有的学者指出:如从社会经济结构的更替发展角度来看,中世纪的末期为16世纪和17世纪的最初几十年。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因素形成的时期。(注:参见谢缅诺夫:《中世纪史》,三联书店,1956年,第8页。)其突出标志是17世纪40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我们认为,欧洲的中世纪实际是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以至瓦解的历史时期,属于欧洲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国家,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也不尽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欧洲中世纪传统社会实际涵盖欧洲,特别是西欧整个封建社

2008-08-05

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再认识

由于人口统计标准的改变,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 这几个年代和数字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带有鲜明的阶段性:“1978年前不敢议及人口过剩问题,而1978年以后大不相同,不少学者都认为清代的人口过剩已十分严重”(注:袁祖亮、延胜:《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80年代以后, 清代“人口膨胀”、“人口激增”、“人口飞跃”、“人口爆炸”、“人口奇迹”、“人口危机”等诸多骇人的名词更不断涌出,清代人口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近些年来中国日趋明显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忧患意识,反映到学术研究,就是很多学者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清代前中期中国人口确实增长过快”(注: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长及原因》,《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在不少论著中只要涉及清代人口问题,学者们便不加辨析地拿此前历代的户数和口数(数千

2006-04-20

人口发展与社会养老保险

【内容提要】人口状况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影响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许多事例表明,人口因素的财政意义已远远超出一般政策选择的范畴,它对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的巨大影响将延续到今后几代人乃至几百年,以至于对此进行粗略的考察,都表明我们现在作出负责任的抉择是何等的重要。据此,构筑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所不容忽略的重要一点,就是要顺应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来进行相关政策的抉择和调整。本文就是针对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所进行的有关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关 键 词】人口/养老保险/抚养比/政策【 正 文 】一、人口发展对社会养老保险具有双重作用(一)劳动年龄人口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潜在规模,而就业率和就业效益制约着基金积累的增速养老保险基金源于人们的工薪收入,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富匮与否,决定了基金筹集的可能规模。此外,至少还有三大制约因素:一是从业年龄。进入劳动年龄后求职与否,实际上是养老金能否积蓄的前提;二是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标准的确定,实际上是继续积蓄养老金或支用养老金的选择;三是就业率和就业效益。这影响着养老基

20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