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近端瘤颈直径改变

张佳; 郭伟; 刘小平; 尹太; 贾鑫 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853

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近端瘤颈直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并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9±17)岁,均为无症状腹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病3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0例。所有患者具有完整术前cT资料,并接受6个月以上的定期增强cT随访(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通过CT评价术后近端瘤颈直径的变化情况,以增加≥2mm为有变化,〈2mm时为无变化。结果全组患者随访9~100个月,平均随访(34±25)个月。术前瘤颈直径(21.5±2.3)mm,术后1个月时瘤颈直径(22.4±2.4)mm,最近1次随访瘤颈直径(24.0±2.8)mm。瘤颈直径增加率71.1%。支架比瘤颈直径增大百分比19%±6%。瘤颈直径大于支架标定型号者占6.7%。随访16个月时无瘤颈扩张率为97.4%,24个月时无瘤颈扩张率为68.6%,36个月时无瘤颈扩张为39.3%,96个月时无瘤颈扩张率为3.3%。支架移位率为22.2%,移位距离0~9.5mm,平均(7.0±1.3)mm,无移位10mm以上者,没有因为移位需要进行二次治疗者。结论支架比瘤颈直径增大百分比越大,术后1个月瘤颈扩张越多。支架型血管的移位与中远期瘤颈扩张有相互促进作用。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中华外科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