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Ⅰ~Ⅲ型前列腺炎治疗前后PSA变化研究

崔同伟; 高佃军; 柳港; 刘杰; 毛栋栋; 张红 潍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 山东潍坊261053;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观察Ⅰ~Ⅲ型前列腺炎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初步探讨血清PSA在急慢性前列腺炎病情演变中的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67例前列腺炎受试者,采用前瞻性研究。将受试者按不同的前列腺炎类型分为3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组(a组,n=5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b组,n=57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组(c组,n=54例),分别测定抗炎治疗前、抗炎治疗后4周、抗炎治疗后8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FPSA/TPSA的水平,同时c组在治疗前后填写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问卷,分析治疗前后各型前列腺炎血清PSA水平、CP/CPPS治疗前后血清PSA相关值及CPSI评分的变化。结果a组、b组受试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后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受试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后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血清PSA变化与CP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12)。结论血清PSA不但可作为前列腺癌(PCa)的筛选标志物,也有望作为I型、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病变及治疗恢复情况的判断指标之一。CP/CPPS抗炎治疗后,血清PSA变化与CP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潍坊医学院学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