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大数据与《金瓶梅》“罗塞塔碑”的破解

杨琳 南开大学文学院

摘要:《金瓶梅》的语言是近乎自然主义的口语白描,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语料。然而语言记载的一般规律是,越贴近口语,越通俗自然,后人就越难理解,故中外学者对其语言均叹难解,有“罗塞塔碑”之喻。虽然自民国以来,学者们就《金瓶梅》的语言文字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前人解决的主要是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有难度的疑难词语真正达成共识的并不多,还有不少疑难词语从来就无人问津。这样的现状与《金瓶梅》的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世界影响是无法匹配的。今天已到了大数据的时代,个人可以驾驭海量的数据资源,而语言学各方面的研究也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可资借鉴利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可能厘清《金瓶梅》中众多前人议而不决甚至无从下手的疑词难句。这不仅是汉语词汇史研究无可旁贷的责任,而且是古典文学研究者以及世界其他语言翻译者的期盼,应尽快投入力量加以研究,摘掉《金瓶梅》语言难解的帽子。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文学与文化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