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藏南早侏罗世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壳幔混合作用:来自日喀则东嘎闪长质岩体的证据

舒楚天; 龙晓平; 王强; 袁超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大陆地壳的总体成分是闪长质的,闪长岩的成因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的关键。发育在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岩基,其总体成分是闪长质的,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镁铁质和长英质岩石的成因,很少涉及闪长岩。本工作选取冈底斯岩基中部东嘎闪长质岩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冈底斯带闪长岩的成因及其与地壳生长的关系。锆石U-Pb定年显示东嘎闪长岩形成于(176.5±1.2)Ma,并且有(191.3±1.2)Ma的继承锆石,指示有早期地壳组分的加入。这些闪长岩具有相对较高的Mg#(0.40~0.44),亏损的Sr((87Sr/86Sr)i=0.703570~0.703595)、Nd(εNd(t)=+6.1~+6.5)和锆石Hf(εHf(t)=+12.0~+14.7)同位素组成,以及较高的147Sm/144Nd值,表明岩浆源区有地幔物质贡献。岩相学上,闪长岩中镁铁质聚晶团块附近的针状磷灰石,以及东嘎岩体中广泛发育的镁铁质包体,暗示闪长岩为岩浆混合成因。岩浆混合的地球化学检验,也证实东嘎闪长岩是由幔源和壳源岩浆混合形成。东嘎闪长岩的壳幔混合成因表明在早侏罗世新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发生了垂向大陆地壳生长。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地球化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