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我国大学生工资溢价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1989-2009年CHNS数据的分析

孟大虎; 施璐璐; 欧阳任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北京100875; 法国赛博集团知识产权部; 里昂6900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100875

摘要:大学生工资溢价,是测量和评价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一个经典指标。基于CHNS1989-2009年的面板数据所做的描述性统计发现,我国的大学生工资溢价在1989-2009年间,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有所下降。1989年大学生工资溢价为0.41%,显示出改革开放早期,由于劳动力市场改革相对滞后,脑体收入相对倒挂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工资溢价的上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加速和劳动力市场的转型,脑体收入相对倒挂现象得到了缓解,大学生工资溢价逐渐上升到了1997年的16.52%。进入21世纪,大学生工资溢价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2006年上升到样本区间最高的50.39%。此后,大学扩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大学生工资溢价迅速上升的趋势也逐步缓解,2009年的工资溢价为35.35%。进一步的计量检验发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了我国大学生工资溢价水平,这一经验结果与国际上主流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对外贸易增加将会降低大学生工资溢价;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大学生工资溢价具有正向作用,而非国有化改革却制约了大学生工资溢价的上升,这可能说明不同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对工资溢价的影响存在差异。另外,计量结果还隐含地表明,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的增多,并没有压低我国大学生工资溢价的水平。原因可能在于,尽管扩招以来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但是这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规模,与我国庞大的就业人口存量相比,仍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并没有显著改善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于是,在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还没有形成对我国大学生工资溢价的压力。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