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论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未知  2009-01-03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要提高其有效性,首先要认清人的价值观念是这一问题的动力源;其次要体现人性的管理哲学,从人的价值观教育入手,变“管”的工作为“理”的工作;最后要引导学生参与,加强主体自我教育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有效性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面对思想、文化多样化的现实,许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感到学生工作难做。事实提醒我们,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再像过去那样只满足于一般的常规管理,收效不大。因此,找准动力,转变观念,努力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就成了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找准动力源是提高有效性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并且在管理中蕴含着思想教育。事实上,管理的精髓不是“管”而是“理”。所谓“管”就是限制,其外在形态常以“不能做什么”来表示;所谓“理”就是引导,也就是“应该做什么”。一个人的品质是由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构成的,处于品质表层、直接以外显的形式表露的是行为,而处于品质深层、没有直接表露的是价值观念。所谓“不能做什么”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行为,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规范,而所谓“应该做什么”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

过去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中之所以收效不大,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着眼于学生行为规范的时候比着眼于学生价值观念的时候更多,规定学生“不能做什么”比启发学生“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更多。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管理。实际上,价值观是行为规范之母。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主体价值观的确立先于行为规范的确立;二是行为规范是主体价值观的实际反映,是价值观决定行为规范。管理是一种“控制”,控制论的关键在于“中介”。管理工作必须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但不要直接去“管”,大学生具有相当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意识,引导要比限制有效得多。学生一旦确立了“应该做什么”的信念,在实际行动中就会自动形成一种“不能做什么”的制约。解决了价值观念问题,很自然地就会解决行为规范问题,而单是着眼于行为规范的管理也许永远也不能实现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最佳状态是自动制约。任何一个自控系统都有一个动因,也即一个动力源,该动力源通过一个有机结构把自己的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调节。人的价值观念就是这样一个动力源,它是人的所有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的驱动力。

二、转变观念是实现有效性的关键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要实现飞跃必须改“管”的工作为“理”的工作,也就是改“不能做什么”的工作为“应该做什么”的工作。“不能做什么”是控制学生的行为,“应该做什么”是把握学生的内心,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管理模式,是由内在的“应该做什么”制约外在的“不能做什么”,是学生主体的自身制约。人是有自为性和主动性的,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耐心真诚、积极主动等,都是着眼于重视人的这种自为性和主动性。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所犯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这样的错误,究其根本,也就是漠视了人的这种自为性和主动性。

学生品质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由价值观念到行为表现。目前,我们的管理基本上只顾及到了行为表现,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内在的精神状态,但总是企图由行为上溯到观念的教育。这是一种滞后的教育模式,因为行为是价值观的表现,价值观是因,行为是果,等到某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已经确立并且已有行为表现时再去企图纠正它的行为并由此而纠正这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时,早已为时过晚。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老是出现这种类似于“救火”的情形,已经出现了问题才想起平时怎么没在这方面多加教育。我们只着眼于行为,这是一种以行为规范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行为规范为起点,也以行为规范为归宿,这是我们过去的管理体系的弊根之所在。虽然在管理中我们也应该追求学生行为上的效应,但这不是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管理本身也只是手段,它的目的首要的是主体价值系统的构建和健康发展。而行为,实际上只是为主体内在价值观念提供一个外在的参照系和可测的目标系统。这就是管理的主体价值原则,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的管理哲学。

当然,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体系的确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管理者应独自承担的责任。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针对高校学生的特殊思想状况和群体心理,及早培育学生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并促使其迅速成长。

其实,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并不是不重视学生主体的思想因素和观念因素,相反,我们长期以来始终把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的教育放在首位。但是,在人的思想结构中,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是处于最上层的因素,它并不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的观念因素是价值观(包括伦理观和审美观)。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处在人的思想结构的最上层,因而也是人的所有观念和行为的比较深刻的原因。但是,第一,人的价值观的发育成熟早于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政治观。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已趋于成熟,他们已经可以对事物进行判断,但他们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则正在发育成长之中。企图直接通过作用于青年学生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来规范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必然表现出空对空的症状。第二,即使在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成熟之后,它们对人的行为起作用也必须通过价值观的转化才能实现,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规范人的抽象意识,价值观规范人的具体行为。前者经由后者并最终以后者的形式实现对人的具体行为的影响。第三,并不是人的所有行为都受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的支配,人的行为也不都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在人的行为结构中,实际上只有那种重大行为才直接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决定的。应该说,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是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最高层次的部分,是在解决了学生主体的价值观念问题后对整个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升华,这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因而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把什么都上升到世界观、社会观、政治观高度,看似高屋建瓴,实际上起了阻隔学生真正达到这种崇高境界的作用,因为它切断了通向这种境界的桥梁。为什么我们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总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就是因为我们跳过了价值观教育这一个必经的途径,我们隔的就是从个体走向社会、从自我走向崇高的这条通道。所以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说: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最大敌人就是管理观念中的教条,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变化,提高其有效性,必须转变管理和教育的观念。

三、引导学生参与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以往的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首先在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将教育仅仅理解为他人教育,严重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不重视让学生参与教育过程。

为什么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要知道每个受教育者都是能动的主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活生生的内心世界。过去我们往往把受教育者看作被动的客体,仅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我说了,你就接受,就照着去做”。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学生会以自身已有的认识和体验对学校的要求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甚至加以抵制,而不可能像一张白纸那样任教育者描绘。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过程中,他们根据周围的各种影响,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的政治方向,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性格,确定今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加强自我教育。

那么,在新形势下应怎样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呢?

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把教育的立足点放在“启迪”上。如前所述,以往的教育在“应该”上着力比较多,但却很少考虑教育对象在想什么,他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他们的看法为什么是这样以及他们能够干什么,因而教育缺乏针对性。因此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教育内容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判断和结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要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必须以实践、思考为中介。而学生自觉参与的教育活动则是最为有效的实践活动。在参与中,受教育者由教育客体转变为主体,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积极吸收教育信息,自觉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形成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观念。

再次,要重视受教育者所受环境影响或人生体验等“偶发性学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家长们说:“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写,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青年学生处在社会生活之中,并参与社会生活,改造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年,这种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在这一过程中,有时教育者或长者的一句话,身边的一件小事或一个刺激,会像“触发器”一样,改变学生正在形成但又尚未稳定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偶发性因素的影响,帮助受教育者牢牢抓住一个个关键的人生瞬间,促使他们自觉进行人生体验,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从而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