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感悟中国白酒文化:恨铁不成钢的孔府家

张卓东  2003-04-21

80年代末,“孔府家”酒厂将50多度的高度白酒降至39度,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1985年该厂在山东电视台刊播广告。有人认为这是败家子的举措。谁见过白酒厂往电视台扔钱作广告的? 1988年,“孔府家”酒荣获“中国优质名酒”称号,当年投放广告33万元,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随之“孔府家”酒的销售额直线上升,至1992年底,销售收入达1.3亿元。

从实际市场操作上来分析,孔府家的两大核心优势在于:

1、“家”品牌理念文化的认同

孔府家是白酒企业的一个代表,也是所有向新经济转型中想要寻求突破企业的一个代表,原产于孔子故里曲阜,系孔子家用酒坊所专酿。从自酿自用,到款待达官显贵,到成为“皇宫贡酒”,到历代文人墨客,到走向市场,成为大众消费品,孔府家酒具备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优势和人文感受。伴随广告语“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孔府家酒品牌名声鹊起。从孔府家品牌的内涵来看,始终以“文化”和“家”为两大支撑点,而且被社会广泛认可.游子归家,慈亲守侯,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卖,平淡简单的话语,便牵动了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心灵感动。家国同构,总牵挂故土乡音,漂泊万里割不断家国亲情。

2、“陶”包装文化的认同

“"陶”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物,孔府家的陶瓶包装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对历史的回味,而且受“酒是陈的香”的消费理念的影响,消费者一看到孔府家的陶制酒瓶就会有"陈酒"的联想产生,将现代白酒同历史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产品、包装和品牌的共鸣效应。

孔府家在整个鲁酒品牌系统中,应该属于先知先觉得稳健派品牌,借势、造势而不炒势,有得放失,充分利用市场空间机会,而不是盲目的跟随,适可而止试力而为,在十几年的市场竞争中依然能够立于市场发展的制高点,可敬可学。但是我认为孔府家还没有充分做好白酒文化的文章。具体表现:

1、刘欢篇的失败

2001年"孔府家"请广告界著名的专家叶茂中先生为其启动了品牌“爆发”战役,巨资(据说是600万)聘请刘欢作其品牌代言人,一段时间内引起了市场的一定效应,但是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看是市场运作“造势”的失利,实为其品牌内涵扩展失利。

2、新产品的扩展失利

孔府家--叫人想家,是狭义性的小家,2002年孔府家金银盛世系列酒隆重出台,体现了孔府家在其品牌内涵上的突破,从“小家”向“大家”的突破.在“小家”的基调下体现“盛世”,唤起人们爱“家”的精神追求升华,折射出对孔府家酒的期盼和现代人对成功的追求.但是其在良好定位的基础上却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效应,原因在于其在“家”文化的升华时,只是在物质产品上得到了升华,而没有充分在精神产品上得到升华,孔府家在造势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3、实际市场操作能力

有了文化只能说品牌有了内涵,企业具备了一定势能,想在市场中有所发挥,形成市场效应,还必须有扎实的市场操作能力作为基本功,孔府家在这方面的造化在我看来还需要有待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终端运作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决定着孔府家的未来,希望孔府家盛世腾飞,振兴鲁酒!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