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王春光  2012-04-04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案例教学法在我院2004年级、2005年级各专业958名同学《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98.2%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和“有吸引力”,95.6%的同学对《医学伦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88.7%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效果,对《医学伦理学》教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伦理学 医学 教学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Ethnics. Methods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958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as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Ethnics.ResultsOf all the students investigated, 98.2% thought that case teaching was “very attractive” or “attractive”, 95.6% were “satisfied” or “rather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Ethnics, and 88.7% held that their ability in solving problems improved by case teaching.ConclusionCase teaching help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Ethnics. [KEY WORDS]case teaching; ethics, medical; teaching methond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和公众道德观念的变化,医学临床实践中不断有新的伦理问题出现。为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医疗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旨在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院2004年级、2005年级各专业958名同学。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学生对问卷内容认真填写。 2 结果 98.2%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和“有吸引力”; 95.6%的同学对《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88.7%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 3.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最早形成和运用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到40年代初具规模,后来广泛运用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许多课程和专业的教学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逐渐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后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推广。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也开始尝试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具体说来,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1]。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它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惟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获取知识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3.2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3.2.1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现实事件、科研时遇到的伦理难题,也可以是临床发生的典型事件,它们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以及深刻、具体、丰富的背景,本身对学生就有一种吸引力,学生能在营造的情境中主动地思考问题,自觉地参与学习和讨论,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根据2006年11月对我院2004年级、2005年级各专业958名同学的问卷调查,98.2%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法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和“有吸引力”。 3.2.2 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信息由教师传向学生,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单纯的信息接受器。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要求的教学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十分频繁,实现了教学相长。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也能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加以客观科学地评判和引导。例如,知情同意的案例以及本案例的临床医学专业问题、医学史问题等,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据上述问卷调查,95.6%的同学对《医学伦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2]王炜. 伦理决策能力:医学伦理学教学的靶点[J]. 医学与社会, 2003,12(21):303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