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浅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三农”的影响及其对策

张彩丽  2012-03-14

【论文关键词】 教育资源失衡西部“三农”均衡建议

【论文摘 要】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进步。建议政府应加大教育公平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先进知识分子走进西部;走出西部农村的同胞应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崛起的不可或缺的筹码。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教育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传承的直接途径和重要载体。对教育的重视与成效是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体现,事关国计民生。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存在不可忽视的配置失衡问题,这种失衡对西部“三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温家宝总理在2011《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继续坚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的薄弱学校倾斜。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对西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和“三农”发展的关系做尝试性探究,以期对西部教育环境的改善有建设性的建议措施。

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

教育问题事关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是常在常新的话题,时常会引起热议。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城市小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所享用的教育资源是农村的近16倍,如此大的差距不难看出我国教育现状资源配置存在严重失衡。

而教育资源失衡实际上并不是只体现在城乡之间,更严重存在于农村内部。同是公办学校,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是有差距的,而这作为教育不公平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择校风早已如过街老鼠。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事例屡见不鲜,且更有见长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可忽视的失衡问题,特别是城乡差距,这种失衡将对“三农”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三农”的消极影响

实践证明,教育资源的失衡对西部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也将继续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西部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都只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很多城市公民无法置信的是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原始状态,而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也正是这种安于现状的心态使得西部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失衡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西部教育的不发达致使很多农民工选择进城,自然荒废了东部稀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东西部的严重失衡;第二,西部教育环境的落后使得很多先进人才为了下一代的成长考虑选择了敬而远之,宁愿在东部沿海过“蜗居”生活,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青春献在难为改观的西部环境。由此,先进技术和资源都难以引进,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村繁荣的限制

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将和谐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西部计划的实施为西部造福不少,也有很多志愿者愿意支援西部,虽然农村的面貌在新时期焕然一新,但是较之东部,还有很大的落差。而且还有一小部分地区的境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和当地教育资源短缺有很大的关系。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农村繁荣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最重要的内容还是农业和农民,而这两者都没有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农村的繁荣与和谐自然也失去了支撑和意义。而导致农业和农民的欠发达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起的西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环境的劣势。第二,教育的不发达成了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瓶颈”,由此,西部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西部和谐更难以得到保证,而西部和谐对整个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举足轻重,问题亟待解决。

3、对农民进步的制约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而教育是传承文化的直接途径。我国是拥有五千年之久的悠久文明,享誉世界,然而,这种文明会因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起的失衡而在西部渐渐淡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民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 放羊娃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很多西部农村的同胞祖祖辈辈重复着那样没有营养的生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被开化,长久以来,东西部的落差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分化:一极是文明与进步,另一极则只有原始与落后。

西部和谐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高度与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的落后限制了农民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农民的滞后也使他们开发西部的自觉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无论农村、农业,还是农民的发展都系于教育资源的分配。

三、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可行性途径

我国西部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薄弱环节,木桶效应决定了其发展成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环节。均衡东西部教育资源是改善西部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基于以上对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和教育资源失衡对西部“三农”的消极影响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投入的均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不仅使西部农村教育事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也使得国民素质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公平投入,改进教学设备,改善教育环境。

第二,政策支持的均衡。西部农村教育环境要得到改善,必须先在人力物力上得到平衡保障。首先,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先进知识分子走进西部,走进农村,走进农业,走近农民;其次,引导城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优秀教师资源流动性工作,并组织城乡教师资源周期性进行调换,以保证西部农村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志愿去西部支教,用相应的优惠和表彰政策吸引他们投身于这项高尚的事业,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每年东部发达地区剩余的人才资源,缓解了就业压力。

第三,走出西部农村的同胞应该回馈家乡,唤起大众觉醒的力量,为西部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纵观西部教育发展,展望未来,教育者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可行之策,为中华和平大国之崛起奠定雄厚的教育之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

[2] 章飞.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失衡的弊端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3] 陈潭、罗新云.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及其政策补给—以湖南H区2005年的相关教育数据为分析样本[J].公共管理学报,2008.04.

[4] 牛廷伟. 基础教育资源失衡对西部“三农”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08(8).

[5] 夏茂林. 论和谐视域下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与解决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6] 吴春霞、宋伟琦. 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基于对北京几所初中的调查[J].教育科学,2009.0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