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21世纪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性研究

杨月清  2010-10-08

论文关健词:民族精神导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性民族主义

论文摘要: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民族精神的承继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族的命脉,创新则是一个有着光明前途民族的灵魂。21世纪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正确导向直接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恰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中国能否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有限性,顺利实现“和平崛起”及“和谐世界”理念的关键性因素。要在理性自信和创新转型中找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正确引导方向。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独立、民族进步与国家统一的支柱。相继完成政治大国和民族经济发展之后的中国,迫切需要精神文化上的民族复兴和现代转型。民族精神教育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大学生自身素养的高低直接表现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程度,对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正确导向又直接决定了国家、民族的未来。

首先,高校青年的民族精神教育与这之前的中小学少年儿童民族精神教育不同,它可能少了一些具体仪式、感性活动、视觉效果以及个别事例的学习,却多了一些历史厚度感、文化底蕴性、哲学理性度,这些可谓是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大特点,这也是对日趋成熟的高校青年的更高要求。与中小学的一般社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相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更有一些深层次民族精神等所谓“立其大者”的教育,所以,高校青年必须具备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背景,理性地看待传统与现、过去与未来。另外,作为在21世纪初期即将走人国家建设、社会工作的青年大学生,要想成为国家栋梁,还得站在时代的高度,一则以民族精神作为动力激情爱国,铺垫强国之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二则既要借鉴历史尤其是现代东亚民族精神的优点,又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有限性追求理性爱国,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为谋求中国的“和平崛起”及“和谐世界”的建立而努力。

在一个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民族精神与广义的民族主义(包括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节、民族生存、民族发展等)是一致的,广义的民族主义有感性民族主义与理性民族主义的双重性,其中感性民族主义具有冲动性、表象性、短暂性、排他性及无奈性等特点,它是一种基于民族自保的感情冲动,体现为表面零星现象,缺乏持久可靠的开放性文化体系,它在民族起步的初期和早期会产生相当大的动力意义,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难以达到良性的目的,东西方许多民族国家的命运已经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感性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现为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排外主义和民族化优越感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人海斯在一百年前所涉及的所谓“人道民族主义”、“雅各宾民族主义”、“传统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乃至于“完整民族主义”都是带有一定“感性色彩”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完整民族主义在仪式上、神秘上、敬拜上、偏狭上,是超过其他一切民族主义的。”川z}s,这种一开始就含着一种宗教的性质的现代民族主义,其特点就是更加保守和偏激,因而更富有攻击性,“它奉行侵略主义,怀疑其他民族,努力想牺牲他民族以增高自身的地位,倚赖武力。它是军国主义化的,而且也有帝国主义化的倾向。……它要强迫一切国民去遵守一种行为和道德的共同标准,对之表示同样无理性的热诚。与之相对,理性民族主义则具有热爱国家民族的理智性、深层性、长久性、兼容性与有效性等特点,它不停留于表面的感情冲动,而是对任何一种行为都深思熟虑,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谋求长治久安,在内讲民主,对外求和平,在社会制度上兼容并包,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和而不同”。①因为理性民族主义既关注国家内部民族与社会的进步,又能够做到不有损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是受世界各国各民族欢迎的,是定能开花结果的。这当然是21世纪崛起之中国的良好愿望和目的所在。

在理性看待民族精神文化的现代转型之前,遇到了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即民族精神的一贯性问题。似乎只能追本溯源,否则就真的只能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何况这在一个具有年繁荣文化积淀的伟大民族,所以在进行高校民族精神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知性传统文化体系教育的德性意义不得不予以充分认识和重视,而目前这方面的教育状况在我国普通高校当 中参差不齐,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和偏文科性大学较好些,而理工类大学稍差一点,但总体上不容乐观,而且效果欠佳。不过值得可喜的是,我国最近2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大激发和提高了青少年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其中最后一点关乎到剔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以及民族精神的自信性的统一问题。面对21世纪的现代世界,在民族精神教育方面,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到底有什么呢?这是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进步将建立在这种更为直接而不是迁回的路径上。笔者以为,关键是看是否能够在肯定它的同时而又能够从一而贯之的古代文化优越感中走出来,因为这种优越感在“世界历史”已经开始以后尤其是发展到今天,它是盲目的,即盲目自大。所以,对正在日益崛起的当代中国来说,最要紧的是时刻努力摆正自身的位置,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认真总结历史,屏弃华夏中心主义和“尊王攘夷”的思想意识,避免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再一次出现。当然,这又并不排斥它的可塑性,那就是文化的创新,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文化体系上的创新,或言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使之成为既保留一贯性又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先进文化,从而焕发新的生命,而又由于中国文化独特的连续性特点,有理由做到在民族文化的巨大财富仓库中找到积极而富有理性的成分为我们所用。

这种积极而理性的价值观点主要概括为人文精神、科技精神、人格精神、民族精神等,而这些正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此几方面的内容具有相互交叉的性质,譬如根据人文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包含并体现着仁民爱物、修己安人、义以为上、天人合德、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在经过了近代的特殊历程之后,我们的人文精神包含并体现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主义、民主精神等基本的价值观念,共和国建立之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诸多具有社会主义时代色彩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民族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通过把握中国人文精神的脉络,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一贯的作用,正是在它的基础上,当代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精神、改革精神、务实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自主精神、创新精神等,这些都是深层次人文文化的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是多变的,但其所蕴涵的哲理是深刻的、普适的和永恒的,这就是它的积极而理性的成分,它没有时间概念,是超时间的。笔者以为,自强务实、宽容理性、诚信和谐、开拓创新等这些原本在我们民族文化资源中就具备的因素,应该成为新世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科学精神体现为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也体现为人文素质,这两方面都是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题中之义,科学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重理性的精神,这与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张扬和大学生个人精神素养的提升必须是统一的,良好的个人素养才能造就优秀的民族精神。大学生个人精神素养的提升除了以上两者之外,还包涵着人格理想的培养,概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要引导高校青年尊重科学,追求科学真理,又要注重修身自律,培植高尚的人格情操。在此,民族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把它们架构起来的桥梁,譬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终极追求上的目标是“闻道”,儒家把“道”作为意义世界的终极依据,视作价值之本源,“道”即为真实本体,求道就是求真,当代高校学子就应该具有孔夫子所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之一,它扬善弃恶,追求人生理想至境,还有那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以及“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大学生自身素养的高低可谓直接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程度,这里体现了由小到大,由个人到国家的可推断的渐进式原则。譬如在道德教化的标准方面,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以“孝”为先,现代人们,包括高校学子们大都只是见其外在形式的束缚性,而不见其本质上的敬养之义,更没有看到它的引申义—奉献社会。实际上,古有由孝敬父母而忠于皇帝,今也有敬爱老人而忠于祖国和民族,其形为二,其义则一。再者,如果能够营造敬老、尊老、养老的伦理观念于家庭,使之风行于社会,则一定会创造一个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相反,那种以所谓现代性为借口唾弃“孝敬”之德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虚无主义,这样的学生一旦进入社会就容易成为无有根本的偏流一族,更谈不上报效国家,心系民族,这样的国家和民族也将必定没有前途。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落,一打就跨,受人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就跨,甘愿为人奴役。”刀他告戒我们必须要以科技、人文和民族精神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民族才有希望,这本身就是民族精神中可贵的优患意识。从发生学上讲,正是这种“优患意识”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萌芽,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优患之中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

总之,承继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族的命脉,创新则是一个有着光明前途民族的灵魂,努力做到民族精神的张扬和大学生个人精神素养的提升两者的统一,做到理性爱国和激情爱国的统一,做到克服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和树立现代国家民族意识的统一,做到剔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以及民族精神的自信性的统一等等,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责任所在。

任何民族的奋飞,都需要培育出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故此,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进行长期、艰辛而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现代化国家的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杠杆就是本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此,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现代东亚民族精神是可以借鉴的典型事例,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的现代化进程中都能见到民族精神的现代意义。但是国家发展模式无法照搬,民族精神更是如此,尤其是日本以牺牲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为代价的方式不足取,"19世纪后期东亚各国都欣羡日本的崛起,都曾想效法日本的维新模式,这事实上是一个幻想,而这一模式也是不应效法的”,所以现代中国不需要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理性原则要以全球化发展为前提,以文化包容性为特征,以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的整体进步为目标。

中国历史整体上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多元一体、多样统一的精神综合体,它通过历史上多次精神文化的冲突、融合和改造,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精神,具有相对于其他同样“儒家文化圈”的东亚国家而言更有整合性的特质,因而包容性更是一个显然的现象,这就决定了将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体现民族精神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仍然是一种积存深厚而又相对开放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内聚力,起着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狭隘民族性因素的效用。所以有理由相信,通过恰当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国能够超越传统意义的民族精神的有限性,寻求民族精神的理性支点,顺利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及“和谐世界”的建立,我们将在理性自信和创新转型中找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正确引导方向。高校诸教育部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则应该发展符合中国人义理悟性思维传统的以现代理性与中国传统悟性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以期达到重塑民族共同价值观以及造就高素质国家人才的双重目的。

当然,另一方面,需要克服狭隘地方主义,因为它不是民族精神,它缺乏国家整体观,没有现代国家意识,一旦出现面临民族根本利益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失去必要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譬如关于中国的完全统一,就必须要有国家整体观、民族意识感,这是全体中国人必需的至上理性原则。所以,笔者以为,必须把它转换成现代民族意识—个具有现代理性的原则,因为它的背后蕴涵了一个历史事实:现代民族国家的每一个公民的命运都业已与他所在的国家(而不再是某个地域)命运休戚相关。相同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人们之间有事实上的经济上、政治上的差别,但是拥有共同的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借以共同实现民族经济振兴、政治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强民富的持久性基础—不因别的因素而改变的因素。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