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佚名  2011-10-17

作者:曹申强 陈会廷 许海涛

【摘要】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已经是目前医院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医院的职责所在就是以医疗为中心,扩大预防,面向社会大力开展预防保健和卫生服务工作[1]。使医院从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综合保健型发展,以更有效的方式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传统医学模式、医学模式转变对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的影响以及完善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医学模式 预防保健 社区服务 管理

1 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医学活动的总的指导原则。

1.1 传统医学模式

传统医学模式是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着重点多放在疾病的治疗上,而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用生物措施去消除发病的原因或切断传染途径[2]。我国是一个社会功福利功能齐全,医疗保障体系却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1977年WHO在30th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00年,所有国家全体人民都应该具有能使他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富有成效的那种健康水平”。提高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仅有利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保证初级医疗保健和预防为主方针的实施,更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人口结构、疾病谱变化的要求,充分保护、恢复和提高社会劳动力的需要。

1.2 医学模式转变

大卫生和三级预防体系的确立,赋予了当代医院新的任务和作用,医学模式也由传统型的生物——卫生模式向以生物—心理—社会为主的新的医学模式转变[3],这就要求医院的任务从医疗型逐步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型转变,并在三级预防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指导并帮助人们积极地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来进行疾病的防治与保健,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爱护身体,祛除疾病,保障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1.3 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不但在医学卫生的理论上是一次大的飞跃,而且对临床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扩大了预防为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对院内人群的预防保健和感染控制等工作,而且已经扩大到以社区为单位的院外的健康人群。

目前我国医院预防保健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有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疾病筛检、医疗咨询、计划生育指导、慢性病防治、家庭病床、老年保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指导基层等工作。如何做好医院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医院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 2 医院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方向

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医院开展三级预防的重要组织保证,开展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按照中国人口密集、乡村多于城市、人群分布分散等特点,我们国家在各地区尝试建立了镇乡村三级的预防保健与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医疗服务站、所和社区预防保健与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等适合中国国情的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但这些工作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有效运营,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补偿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完善管理机制

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全方位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公益性社会事业。现在经费来主要来源是政府支付。根据调查,目前60%的城市政府对医院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巨大的经费投入,70%的城市政府投入启动经费,50%城市的政府投入社区健康教育资金,支持社区开展预防保健和卫生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扩大服务项目,增强服务功能,减轻医院压力,需要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可以采取职工医疗保险的方式,这样既发挥了卫生服务作用,又得到了可靠的保险补偿。同时理顺卫生服务的价格,对一些服务项目进行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并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给予支持和帮助,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获得新的经济补偿途径,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长期有效地发展下去。

2.2建立规范的转诊制度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充分利用基层综合医院的优势,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重病再转诊,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同时做好一些慢性病的转诊和后续治疗工作,从而节约卫生资源,大大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效实现社区的基层服务功能。

2.3提高人员素质

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职业声望作为一种比医疗设备更重要的无形资产,对病人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4],因此要加强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养与业务培训工作,大力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全科医疗队伍,为切实做好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打造一支高时效、高技能、高水平的卫生人员队伍。

3 结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医院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新的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所以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医学模式,应积极探讨稳定的筹资机制和完善的补偿政策,挖掘潜力,培养具有德勤能技的医疗卫生人员,加强对医院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管理,保证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当前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 考 文 献

[1,2,3]曹建文,刘越泽.《医院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4]刘艳,吴群鸿.《哈尔滨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2,2:10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