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子宫肌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石李芳  2012-03-1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症状有阴道出血、腹部包块、压迫症状、腹痛、白带增多、不孕、继发性贫血等,最常见于30~50岁妇女。我院今年收治一患者张萍,45岁,腹部有一拳头大的包块,有压痛感,发现一月之后到我院就诊。妇检:子宫明显增大,相当于孕3月大小,质硬,压痛(++)。彩超提示:子宫肌瘤。血液分析:Hb 55g/L。诊断:1、子宫肌瘤,2、继发性贫血。入院后经积极纠正贫血、消炎止血、手术治疗,住院20天痊愈出院。现就本病例谈谈子宫肌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1 恐慌—害怕手术,疾病相关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耐心向病人讲解病房的环境、设施、有关制度以及主管医师、负责护士等。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为病人提供一个清洁、舒适、安静、满意的休息环境;与病人谈心,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鼓励病人大胆提出内心疑问,予以解答,并有针对性地做卫生宣教,如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导致的后果、目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效果等。针对病人对子宫肌瘤病理性质的恐慌担心,作耐心科学的解释,本病例病检结果为良性,及时告知对方病检结论,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以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快速康复。

评价:消除了病人恐慌的心理,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 营养不足—肿瘤造成失血过多,营养摄入不足

护理措施:向病人介绍摄取足够营养的重要意义,提供令人愉快、舒畅的进食环境。提供品种多样、适合病人口味、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蛋、瘦肉、动物肝、乳制品、菠菜、木耳、红枣等。注意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荤菜与素菜、口味菜合理搭配。遵医嘱口服人造补血10ml,一日三次。静脉输浓缩红细胞2u。

评价:病人面色红润、血红蛋白在110g/L。

3 伤口疼痛—术后麻醉药效衰减消退,病人耐受力下降

护理措施:及时向病人说明伤口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让病人作好心理准备。注意伤口疼痛的性质、程度,加强心理安慰,设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痛剂,鼓励病人以毅力战胜疼痛,告知病人止痛剂不宜多用,以免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有耐受成瘾的毒副作用,帮助病人使用耳压疗法止痛。

评价:经以上护理,心理疗法对提高病人伤口疼痛的耐受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病人顺利地度过了疼痛这一关。 4 术后有出血的可能—手术损伤血管,血管脆性增加

护理措施: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每30~60分钟测量1次,至平稳后每天测量1~2次。注意病人面色、意识、表情的变化,观察病人肢体温度以及末梢循环情况;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流血量过多,立即通知医师抢救处理;观察伤口敷料处渗血情况,如渗血多应及时通知医师查找原因,并及时更换敷料;交叉配血备用;遵医嘱静脉使用止血药,及时补充血容量、水、电解质,防止休克。

评价:生命体征正常、伤口无渗血、阴道无流血。

5 腹胀、腹痛—手术牵拉,麻醉后反应

护理措施:指导病人术后6小时开始在床上适当翻身及活动四肢,少量多次喂饮橘子水,以减轻肠胀气。肛门未排气前避免饮牛奶,以免加重腹胀。术后24小时视病情鼓励病人早期下床轻微活动,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

评价:病人了解腹胀、腹痛的原因及对策,使病人腹胀、腹痛得以缓解。

6 有感染的危险—失血过多,体质虚弱、术后留置导尿管

护理措施: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直至病人完全清醒,预防吸入性肺炎。12小时后病情稳定,宜取半靠卧位,以减轻伤口张力,利于局部引流;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尿的色、量、性状的改变。防止导尿管堵塞或脱落,避免重复插管操作;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每天用0.1%新洁尔灭棉球作会阴抹洗1次,直至导尿管拔除;留置导尿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协助病人定期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局部受压过久;切口周围保持清洁,及时换药。

评价:病人最高体温38.5℃,经治疗3天后恢复正常,阴道分泌物无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出院指导:注意卫生、营养饮食;注意不可过分用力造成伤口开裂;不适随诊。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