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化疗患者静脉护理体会

王小玲  2012-02-13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广泛, 而大多数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仍采用外周静脉给药,由于疗程长,用药复杂,药物刺激性大,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1]。若发生药物外渗及处理不当,轻者引起病人的局部疼痛,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 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甚至耽误病人的治及引起医疗纠纷 疗。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5月住院的393例化疗患者,男248例,女145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5岁。其中胃癌80例;直肠癌67例;乳腺癌62例;结直肠癌118例;肝癌17例;食道癌16例;肺癌23例;卵巢癌7例;宫颈癌3例。使用的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奥沙利用铂,亚叶酸钙,顺铂,吉西他滨,紫彬醇等。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静脉炎,5例患者出现药物外渗,经过使用硫酸镁、喜疗妥,黑姜外敷等处理,都取得满意效果。

2 护理体会

2.1 预防

2.1.1 重视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化疗前,一定要向病人或家属讲清化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争取他们最大的配合。将药物外渗可能产生的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告知病人化疗时应身着宽松外衣,在输注化疗药物时输液肢体勿受压,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液外渗;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尽量减少活动,以免针头移位造成药液外渗;如需大小便,要通知护士,更换成非化疗药物后再进行;巡视过程中必须询问病人输注化疗药物的感觉,输注过程中有无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感,如有上述不适立即向护士汇报,以便尽早发现药物外渗情况。

2.1.2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和组织腐蚀性,使化疗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在化疗前,应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深静脉置管同意书等,事前明确各自职责,减少护理纠纷。

2.1.3 根据用药要求和静脉情况选择合适针头[2],且合理选择血管,因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一旦漏至皮下可引起严重副作用。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择血管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长期化疗患者要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2.1.4 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如静脉不充盈,穿刺前可用温水浸泡。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同时避免在24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静脉穿刺时,不要直接用化疗药物进行穿刺,可先用空针抽10~20mL生理盐水接头皮针,或用其他液体进行输液,穿刺成功确系在血管后,再接上化疗药物滴注。用2瓶以上化疗药物时,中间需隔一瓶其他液体。化疗结束后,要用其他液体滴人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 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2.1.5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2.1.6 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用药前医护人员应仔细参阅药品说明书。

2.1.7 重视患者主诉,当病人主诉注射局部有疼痛,不论有无回血,局部有无红、肿,都应更换注射部位。

2.1.8 严格交接班,30min巡视病房1次,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输液部位局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

2.2.1 掌握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分类根据抗肿瘤药物对局部组织的作用结果分类,化疗药物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发疱剂,如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有阿霉素、表阿霉素、诺维苯等;第二种为刺激剂,如外渗仅引起局部组织炎症或疼痛,不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有5一氟尿嘧啶、顺铂、泰素、紫杉醇等;第三种为非毒性剂,如外渗不引起局部组织炎症或坏死的药物,有甲氨碟呤等。

2.2.2 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及解毒方法如果化疗药物外渗或病人出现局部疼痛或烧灼感等可疑渗漏时,基本处理原则为:

①立即停止药物输人,保留针头。

②回抽残留的药物。

③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相应的解毒剂[3],如阿霉素可用氢化考的松50~200mg,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或用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而柔红霉素可用8.4%碳酸氢钠5ml+地米4mg局部静注,丝裂霉素和更生霉素外渗可用维生素C 50mg/ml处理;长春新碱类药物外渗可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300u加生理盐水1~2ml局部注射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等,如无相应解毒剂选择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1ml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 ④抬高患肢,减轻因药物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避免剧烈活动。疼痛剧烈可用25%利多卡因或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⑤冷敷,一般情况下24h内冰袋湿敷或药物湿敷,药物可用25%MGSO4或2~4%NaHCO,方法:每次20~30min,间断冷敷;硫酸镁湿敷可起到消除肿胀的作用。但热敷禁用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化疗药物[4],长春花碱、长春地辛、长春新碱应在发生外渗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热敷15~20分钟并抬高患肢,禁止冷敷。疼痛剧烈可用25%利多卡因或2%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⑥Net药物湿敷 喜疗妥软膏适量外外涂,每日4次;也可涂湿润烧伤膏每日数次。中草药制剂外敷;芦荟、黑姜外敷也有良好效果。

⑦理疗 渗漏24h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仪[5]可达到止痛消炎,促进吸收等。

2.3 防范化疗药物外渗的技巧

2.3.1 制备专用化疗输液卡夹。按化疗药物分类制作输液识别卡,即在输液卡夹的右上角贴上图案色标。如:发庖剂为红色色标,刺激剂为黄色,非毒性剂为白色,以起到警示作用。因输液时巡视病房不单是责任护士的事,科内每位护士都要有化疗药物外渗防范管理的意识,通过警示输液卡夹使护士有意识地增加巡视次数,观注化疗渗漏的先驱症状,及时发现化疗药物渗漏情况并做到及时处理。

2.3.2 制备化疗药物静脉外渗应急盒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盒常备物有:33%MGS04、0.9%NaC1、10ml注射器、普鲁卡因、地塞米松、无菌方纱。要求输注化疗药物时,床边必须备有应急盒,以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3.3 改进化疗操作流程为能提高防范的效果,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拿到化疗医嘱时,首先需评估药物的刺激程度,对化疗药物进行分类;其次选用化疗专用分类输液卡,对病人进行静脉化疗的宣教;准备好药物,携带化疗药物外渗应急盒,开始静脉化疗操作。

2.3.4 静脉通道的选择,如为发疮剂化疗药必须采用深静脉置管(如PICC、锁穿等)进行输液,刺激剂和非毒性剂可选用外周浅静脉进行输液。若采用外周浅静脉输液时,必须选用静脉留置针,避免使用钢针,因留置针是一种柔软的导管,可避免对血管壁的损伤,减少外渗的发生。固定留置针时需使用透明敷贴,便于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异常,当天化疗药输注完毕即拔除留置针,第2天如需输注需重新穿刺。

3 讨论

由于化疗药物外渗后危害严重,要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关键重在预防。因此,化疗的护理中,护士要加强责任心,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分类,掌握正确给药方法,静脉穿刺力求一针见血。严格交接班,定时巡视病房,重视健康教育,重视病人的主诉,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处理问题,使病人化疗顺利完。

参 考 文 献

[1] 苗维法,李学桐.化疗药物外渗及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齐鲁护理杂志,2004,9(10):670.

[2] 宋林萍,赫秋莲.常见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55.

[3] 孟祥锋,刘纯艳.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防护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08,25:39.

[4] 罗宇玲,张浦婷,郑朝霞.细胞毒素药物外渗的处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5):432.

[5] 曲华杰,郑智武,钱平平,等.毫米波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南方护理学报,2003,10(5):5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