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应对策略

佚名  2015-03-04

论文摘要:贸易保护主义早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热点话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渐渐开始抬头,希望本国市场能够尽可能多的消费本国产品,帮助本国经济恢复增长,此时,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对外贸易,策略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下滑、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虽然都表示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经济的恢复,但是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相继抬高进口贸易壁垒,希望本国市场能够尽可能多的消费本国产品,帮助本国经济恢复增长。因此,对于2010年出口贸易额达15779.3亿美元的中国来说,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引起的不利影响极为重要。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贸易保护主义是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它与自由贸易模式正好相反,自由贸易模式是使进口产品免除关税,让外国的产品可以与国内市场接轨,而不使它们负担国内制造厂商背负的重税。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提高关税

俄罗斯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印度提高了一些钢材的关税并禁止进口中国玩具;俄罗斯自2009年4月起临时提高汽车进口关税的决议文件,从2009年起外国新车进口税由25%调整为30%;美国提出“征收碳关税”等等。2009年11月3日,美国商务部以存在政府补贴为由,初步裁定对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2.02%至437.73%的惩罚性关税。美国商务部当天发表声明宣称,由于得到政府补贴,中国产金属丝网托盘2008年对美出口额高达3.17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了49%。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初步裁定,部分中方相关企业将被征收2.02%至3.13%的惩罚性关税;另有相当一部分中方企业因在配合美国政府调查方面“反应不迅速”,将面临437.73%的高额惩罚性关税。这些做法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手段,只会增强贸易壁垒,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2、禁止进口

在2009年初印度明令对中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之后,又在前不久更是宣布在未来6个月中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其抬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上升到了极致。虽然时隔不长印度对中国玩具的态度有所软化,但是残酷的“封杀”阴影却是有目共睹的。

3、歧视性的政府采购

美国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在采购所需货物时,只要“美国货”的价格不超过“外国货”价格的6%-12%(某些货物甚至可达50%),就应该优先购买“美国货”。为了有效地进入其他国家的政府采购市场,欧盟于1990年的公用事业采购指令中专门实施了一项歧视性的采购政策,以增加欧盟在GPA(政府采购协议)谈判中的谈判地位。根据这些规定,对于包含产自第三国产品的投标,公用事业指令提出了明确的歧视性采购要求:采购实体不仅可以自由裁定拒绝一项来自第三国的投标,而且有义务必须拒绝一项投标。

4、反倾销

2009年8月,欧盟委员会于11日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已对中国进口的葡萄酸钠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欧盟委员会是在6月30日接到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的投诉后决定对中国产的葡萄糖酸钠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和为保护国内钢铁工业,印度政府于2009年1月宣布将对TMT棒材和结构钢征收4%的反倾销税和额外10%的进口关税;2008年11月,欧盟对来自中国、俄罗斯的铁制或非合金钢制焊接管的进口征收了高额反倾销关税。2009年11月5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对中国生产的输油钢管征收36.53%-99.14%的初步反倾销关税。这是继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的对中国出口的钢管制品征收10.69%-30.69%的反补贴税基础上追加征收的。反倾销对各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愈加明显,常常会对进口国和出口国双方造成“双输”的结果。

5、出口补贴

世界许多国家或多或少的采取了补贴政策,例如:2008年12月,美国的通用和克莱斯勒公司,获得了政府总额174亿美元的救助款,并于今年再度寻求政府贷款支援;2009年2月,法国雷诺和标志雪铁龙两大汽车制造集团获得了政府60亿欧元的优惠贷款,并承诺停止向国外转移生产;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阿根廷、巴西、瑞典等国家都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补贴;澳大利亚对汽车经销商进行了补贴,韩国、葡萄牙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了补贴。这些补贴政策势必会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例如:美国在工业领域的补贴,可能加速其位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厂关闭,进而必将影响来自欧洲、韩国和日本的进口,并很可能为美国汽车的出口提供更多的机会。类似的情形很容易在其它工业领域或其它国家发生。

除此之外,贸易保护主义还有原产地标志、卫生与检疫规定、“337条款”问题、“碳关税”壁垒、“蓝色”贸易壁垒、海关壁垒等表现形式。

二、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无异于饮鸩止渴,如果各国均抱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各自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是绝对不可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趋加深的今天,跨国商业活动已经变得十分复杂,生产链条的各个环节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破坏这种商业模式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仅以反倾销为例,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截至2010年,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仅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就遭受超过100项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占同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三分之一强,名列世界第一。

(一)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外资利用率降低

外资利用率的高低对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外资利用率降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同外资下降,合同外资下降预示我国利用外资状况可能不断恶化。2008年,在新批项目方面,各月的外资利用率始终呈同比下降趋势,月度降幅有时高达30%~40%。2009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2010年有所好转,2010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406家,同比增长16.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

其次,部分国家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对我国利用外资构成了竞争。一方面,部分国家货币贬值幅度较大,跨国公司投资成本有所下降,如印度劳动力成本下降40%;另一方面,鼓励外资政策:如日本对外资免除法人税;新加坡对部分贸易、金融、运输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外资企业给予5~20年、最低5%的优惠所得税率,允许企业研发费用15%扣除;法国免除企业再投资部分税收。另外,国内外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有所下降,部分跨国公司的经营呈收缩态势,如巴斯夫、拜耳、摩托拉斯等公司均有停工减产现象,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二)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出口增长困难

外需的不足严重打击我国出口。2008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回落基本上是与国际贸易走势相关联的,但回落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超出预期。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6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2010年开始回暖,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和出口订单指数显示出口会进一步下滑。2008年11月、12月,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5.2%和8.8%,2008年全年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5个月低于50%,2个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43.4%,已连续8个月低于50%,虽然最近3个月指数有所回升,但分行业看,绝大多数行业仍处在50%以下。此外,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超过50%,1—2月加工贸易进口量大幅下降39.5%,是未来出口量更严重下滑的先行指标。

出口价格竞争力出现拐点。过去两三年中,能源原材料涨价、劳动工资成本上升和有关政策调整等已经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出口成本,累计在80%~90%之间。与此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更是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带来重大损害。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0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88%,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21.07%。同期,周边国家和地区实际汇率与我国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中国制造有被其他国家廉价消费品进一步取代的可能。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消费者越把价格放在第一位,我国出口竞争力将面对更大的考验,出口企业将遭遇更大的成本和价格压力。

(三)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我国对外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历来总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吸收外资和产生贸易顺差的重要渠道,是我国提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我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数量在3,000万到4,000万之间,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金融、保险、运输等行业的大量就业。经济危机之后,受危机影响的国家政府和企业纷纷实行增加本国就业率的政策和措施,关闭海外加工工厂、取消还外加工订单,这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受到巨大冲击。

(四)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和纠纷增多

国际经济危机面前,一些国家贸易保护措施持续发酵,品种繁多,各国政府给当代新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原有的贸易秩序被打乱,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在贸易保护的压力下,贸易摩擦的领域已从货物向服务、知识产权和投资领域扩展,从家电、纺织品服装、鞋帽等转向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等产业。我国已连续十几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至400亿美元。目前,反倾销调查仍在持续,全球对华反补贴调查增加,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门槛日益提高,贸易摩擦引发点将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承受“两反两保”条款向世界贸易组织一般规则扩展,进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贸易争端增多,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

三、我国如何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对解决经济危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对我国外贸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要积极行动应对挑战,统一认识中国不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捕捉有利的契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增加海外投资,提高外资利用率

贸易保护主要是排斥境外的产品。我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单独设厂或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可以把资源的配置延伸到国外,从而将贸易出口转为企业内部的贸易,有效地避免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如在能源行业,除了加速实施战略石油储备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国家能源企业资金匮乏等机会,购买采油权和采矿权,或参股于这些能源企业。中国最大的煤业公司神华能源出资2.999亿澳元取得了澳大利亚煤矿开采执照,中石化集团斥资130多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加拿大Tanganyika石油公司,这些做法都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

(二)优化产业结构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到中国是客观趋势,中国将来会有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但同时这个转移过程也是期限的,因为在劳动力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的国家目前正在奋起追赶,只是现阶段其他条件还比较落后,应抓住这个时期积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减少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对钢铁、焦炭、电解铝等能源密集型产品以及我国重要战略性资源产品继续征收高额出口关税,同时大力促进高新产业和服务业的对外贸易。

(三)正确处理各种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和纠纷,为相关企业提供法律援助

在面对国际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时,我国应努力通过沟通协调来化解,同时以实际行动反击在危机中不断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首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地区别贸易保护和贸易保护主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一个国家遇到特殊的金融经济危机以及工业品、农产品受到冲击的情况,是允许在一段时间内、一定幅度下进行适度的贸易保护的,但这是非常有限的手段。这些有限手段不能称为贸易保护主义,但如果这些手段被滥用,就变质成为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2009年,欧盟以反倾销之名开始对进口中国的钢铁扣件课以重税。同年7月31日,中国在WTO起诉欧盟。首先进行的是必经的磋商程序,但磋商无果。同年10月12日,中国要求成立专家组进行审理。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对中国钢铁扣件反倾销案作出一审裁决,支持了中国的8项诉求,中国整体胜诉。

如果我国出口企业因进口国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而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的话,只能在进口国内进行诉讼,这样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单靠企业与整个国家进行诉讼,胜少负多,假如真能胜诉,但判决的执行相对困难,此外涉案企业对进口国法律的不了解更增加了败诉的可能性。因此,大部分企业在涉案后并不积极应诉,而是消极逃避,丧失了最有利的时机。对此,我国政府应该对涉案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法律帮助,应该帮助它们了解和熟悉征收国相关的法律制度,方便引用有利于自己的规定,增加胜诉机会,同时要建立专项基金,为涉案企业的诉讼活动提供部分费用,减少其诉讼成本。

(四)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设

积极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APEC等区域经济组织的一体化进程,调整我国贸易方向,避免贸易进出口过分集中于某个国家的现象,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在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加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合作,有助于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2 丁宝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应对策略[J].宏观经济,2009(6)

3 程燕.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特点及我国的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9(7)

4 吴雷.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 [J].中国商贸,2010(12)

5 林金忠,和红.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一种新的理论解释[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

6 吴雷.防范贸易保护主义 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