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透彻国内CPI与宏观经济

李瑞民  2011-12-23

摘 要: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与预测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透彻国内CPI与GDP的关联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CPI;GDP; 通货膨胀;宏观经济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2840亿元,同比增长11.1%。比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6%,增加值13367亿元;第二产业增长13.2%增加值85830亿元;第三产业增长9.6%,增加值73643亿元。其中公布CPI同比上涨2.6%,PPI同比上涨6.0%。6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2.9%,PPI同比上涨6.4%。

CPI是指消费物价指数,其构成可分为两大类:非食品类与食品类。在中国食品类主要占CPI比重的33.2%,非食品类要素占据CPI的比重大约为66.8%。上半年的CPI同比上涨2.6%,当CPI上涨到3.4%则会拉响通货膨胀警钟。这些数据的公布则反映国内的通货膨胀情况。那么是不是CPI越低越好呢?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三大指数:CPI,PPI,GDP。CPI前面已经介绍,PPI是指生产物价指数,GDP为国内生产总值。如果CPI指数高,那么假设你用手里的钱去买车,那么你相对于以前的物价就是贵啦,而经销商则相对于以前是盈利啦,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增值,最终企业会盈利。以此类推于全国各个行业,这样国内的GDP会升高。如CPI降低,沿着CPI到PPI,PPI到GDP的关系,那么GDP则会降低。那么我们换一种说法,CPI越低越好吗?其实也不是这样子的,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性估计,价格与失业存在反比关系函数,也就是说当价格水平较高时,那么失业率比较低,而在CPI降低时,同时失业率较高。这同样符合国内的情况。如果CPI变负,PPI也会继续下行,虽然我们认为各种商品是便宜啦,但这并不是好事。因为CPI的下降,其并不是因为降低了成本的原因,是因为在国内的总需求,尤其是在市场上国民需求微弱,这样同样也会导致GDP的下降。

在中国CPI包括八类大产品的价格变动,有食品类,烟酒,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类其中食品占CPI 33.2%。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食品往往是各因素中对CPI影响最大的。例如,2007年中期以来的CPI价格指数上涨,80%以上是由食品来解释的。而在食品大类中,猪肉的权重约为10%左右,但由于猪肉价格波动最大,因此对CPI的影响也就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性分析得出测算结果,猪肉价格的变化领先CPI和食品价格两个月,而食品和CPI变化时同步的。那么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猪肉拉动食品,食品拉动CPI,CPI影响GDP,那么说我们中国的GDP只是简单的与猪肉的价格有相对较大的关联性,这当然显得荒谬。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原因有如下,第一:中国的CPI权重和欧洲差异很大 ,欧洲的CPI中住房权重占到四成,而中国不把住房记入CPI 。但是中国CPI中食品的权重占到三成以上,因此食品价格的变动对于CPI有决定性的作用因。CPI的权重改变周期很长往往跟不上人民生活的变化。所以中国的CPI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率。第二:CPI中除去食品和资源价格后,有一个被称为核心CPI的东西,而中国核心CPI没有太大的变动。因为,在国际上来说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食品和能源的价格变动会很大,所以有时候不被考虑为一个对于经济衡量最重要指标。第三,中国食品的价格变化源于供需关系的原因,以价格变动猪肉来说,1,病情和整个食品产业联动固然造成养猪成本提高,同时资料显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猪肉的价格一直趋于较低导致农民的对于养猪的积极性下降。即使被认为中国最好的猪肉行情的现在,养一头猪的利润只有250元左右,这还不到一个农民工出外打工两个星期赚的钱。2,猪肉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说一头猪从小到可以买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带来的不只是几个月才能满足供应的问题。它有连带效益,因为猪量少所以种猪一样少,于是市场上小猪的数量也少,于是要改变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3,中国产业结构决定在现在主要还是一户一户为单位的养猪为多,不能形成产业从而猪肉的成本过高,所以改变产业结构也不是急的出来的。 加息对于改变以上问题没有太多的作用,因为利息只对货币的供求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影响到猪肉价格很难,同时又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息对于这个不是关键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对于货币流动性的管制。因为利息只对货币的供求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影响到猪肉价格很难,同时又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加息对于这个不是关键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对于货币流动性的管制。

主要因为CPI有着滞后性,但是市场的经济活动与政府的货币政策又是以其我参考指标,CPI稳定,那得就业率,PPI,及GDP就呼叫越好的增长。不过从中国目前的国内实际经济情况来看,其CPI的数据与GDP的联系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具有权威性。所以要让CPI充分反映GDP,要让其更合理化,政策推出机制是刻不容缓的。货币政策的调整,除了控制新增贷款外,预料先提高存款准备率,再提高利率,同时容许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进出口物价,还有适当调整目前的分类指数权重,使统计出来的CPI与人民的实际感受一致,才能让CPI更加合理化,更能反映GDP,对预测宏观经济走势更具有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樊彩跃.中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面临的主要问题[J]宏观经济管理,?2008.

[2] 赵盈.我国GDP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J].西安经济学院报,200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