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嘉善县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

佚名  2010-12-21

作者:徐卫 朱正坤 戚四法 孙亚丽

摘要:介绍了嘉善县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总结了其发展模式,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嘉善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循环经济;意义;发展模式;对策;浙江嘉善 畜牧业是嘉善县的传统产业之一,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嘉善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定点推算,2009年末全县生猪总存栏45.73万头,其中母猪3.79万头、仔猪22.72万头、肉猪19.22万头,同比生猪总存栏减少6.18%、母猪存栏增加10.82%、肉猪减少8.48%;全县家禽总存栏277.23万羽,其中鸡62.51万羽、鸭206.49万羽、鹅8.23万羽,同比总存栏增加9.16%、鸡增加0.34%、鸭增加13.89%、鹅减少20.56%。据初步统计,全年生猪出栏76.85万头、同比增加1.94%,家禽出栏640.68万羽、同比增加1.59%;年末嘉善县獭兔的存栏量增加、长毛兔的存栏量减少;其他畜禽存、出栏状况与2008年相比基本持平。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排泄物日益增多、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加重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此,近年来,嘉善县畜牧兽医局在县农经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牢牢把握“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循环化”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嘉善县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收的同时,也给水体、空气、土壤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甚至导致各种病原菌的滋生,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压力明显增大。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1]。 1.1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高浓度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污水其有毒、有害成分甚至会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养殖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并且也影响畜禽的正常生长。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而嘉善县畜禽养殖量大,据初步推算,全年仅生猪养殖就产生18万t粪便和36万t污水,这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已经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需要面对的基础问题之一。 1.2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畜禽粪尿及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首先对养殖场的畜禽产生危害,导致育雏死亡率和育成死亡率升高,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嘉善县畜禽养殖面广量大,散养户养殖存在着面散、量少、意识不强的特点,给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化的畜牧业,是有效防止各种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2]。 1.3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在各种资源日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是缓解嘉善县畜牧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畜禽废弃物生产沼气,沼气作为农村新型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畜禽和鱼的饲料,也可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能,也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据初步推算,全年仅生猪养殖就产生18万t粪便和36万t污水,全年畜禽粪污所产生的能量折合标煤1万t左右,沼液沼渣折合尿素逾2万t,可促进农民增收5 000多万元。 2主要模式 2.1种植-饲料-生猪养殖-种植模式 该模式是嘉善县应用最为广泛的循环畜牧业发展模式,从作物种植开始,通过生产饲料来进行生猪养殖,最后畜禽粪便和尿液经过简单的三格式或者发酵处理而直接还田。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应用方便,环节较少,对生产设施的要求简单;其缺点在于受种植业季节性的影响和土地消纳能力的影响,易产生土地过肥现象,处理能力有限。 2.2种植-饲料-生猪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种植模式 该模式在嘉善县仅有数家养殖场应用,从种植作物开始,通过生产饲料来进行生猪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可以用来饲养蚯蚓等特种经济动物,这些特种经济动物又可以作为重要的动物性饲料原料,其排泄物等可以直接还田从而形成循环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畜禽排泄物处理比较彻底,在增加养殖效益上作用明显;其缺点在于对饲养管理和养殖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饲养成本有所增加。以蚯蚓养殖为例,在养殖蚯蚓的土地上套种丝瓜等蔬菜,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有机农产品生产系统,产量高且属于有机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明显。通过调查,进行蚯蚓养殖每年可消纳生猪粪便1 200 t/hm2,产蚯蚓37.5 t/hm2,产蚯蚓粪600 t/hm2,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35.25万元/hm2。 2.3种植-饲料-生猪养殖-肥料制作-种植模式 该模式是嘉善县目前着力推广的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通过作物种植来生产饲料,将生猪产生的粪便进行收集,通过肥料制作之后用于种植业,从而形成循环模式。该模式主要有2种肥料制作方式,一种是由畜粪收集处理中心收集生猪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原料加工之后生产有机肥,目前嘉善县建设完成并运行的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共8个,年成产有机肥可达4万t;另外一种模式是农户将生猪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制作土杂肥,这种模式在杨庙镇雪菜种植中广泛应用,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2 000 t。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对土壤改良作用明显,可生产优质农产品,同时可以降低化肥等的施用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最为彻底;其缺点在于生猪粪便的收集存在难度,对设施要求较高,运行有一定的风险[3]。 2.4种植-饲料-生猪养殖-沼气-水产养殖-种植模式 该模式在嘉善县水稻种植区域内广泛应用,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生产为纽带,建立起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循环系统。循环模式主要有“猪—沼—林”、“猪—沼气—食用菌—蚯蚓—畜禽”、“畜—蝇蛆—畜禽—种植”等。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化利用明显;其缺点是处理量较少。 2.5其他模式

目前,围绕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模式日益灵活,出现了 “鸡—猪”结合、“猪—鱼”结合等生产模式,目前嘉善县在这些模式的应用上还有很大空间[4]。此外,对于其他畜禽种类而言,由于养殖量小或者粪便产生量比较小,基本采用“种植-养殖-种植”的模式进行循环发展,出现了牧草或秸秆—养殖—蘑菇—蚯蚓—畜禽—种植、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养殖—种植等模式。以姚庄镇兔业养殖为例,通过种植黑麦草等为家兔提供青饲料,家兔的粪便用于种植葡萄等经济作物,这样形成种植-养殖-种植的有机循环。调查发现,该模式生产的葡萄等作物品质较好,成本大幅降低,效益明显增强,仅化肥一项,就可以节约成本2.25万元/hm2左右。 3对策 3.1以产业化为导向,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要求较高,必须以产业化为导向,结合嘉善县精品农业建设工程,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一是形成畜牧生产产业链。按照精品农业建设的有关要求,牢牢把握精品农业的内涵,大力发展规模生产,使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既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拉长产业链条,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生态养殖园区建设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示范基地、畜禽养殖小区或畜牧科技示范园区,从而逐步改善人畜混居、畜禽粪便随意排放、饲养环境差、综合效益不高等状况。三是强化沼气生产的产业化程度。把沼气生产与利用引入产业化机制,实行产业化经营,把规模养殖与沼气工程、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极大地带动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3.2以科技化为导向,构筑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必须以科技化为导向,构筑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与推广应用,既能降低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也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一是积极开展沼气贮存、运输、发电与供热等关键技术攻关与引进,从根本上解决沼气利用的“瓶颈”问题,使沼气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配套产业技术的培训、推广等工作,加快良种繁育、环保饲(肥)料开发、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性技术的组合配套,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3.3以长效化为导向,构建农牧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必须以长效化为导线,积极构建农牧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积极建立长效机制。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涉及的环节和部门多,必须各部门树立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和推动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入沼气产业化经营,保障畜牧业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新型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走“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之路,以畜产品加工为龙头,既保护环境,又提高经济效益;走“畜禽—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之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既生成新的能源和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同时又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肥源,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既减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省用水、饲料和劳力,提高猪的抵抗力和猪肉品质,增加养猪效益,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