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议贸易与环境的协调——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

佚名  2011-12-12

论文关键词: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贸易环境资源 论文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国际广泛的关注。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所以发生冲突,其深层次原因是环境成本外部化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的失灵,织正外部性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环瑰成本内部化。但在现实操作中,环境成本内部化仍面临一系列问题,诸如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阻力、各国不同的产业政.策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承担环境成本内部化带来的高额成本等,这些都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来解决。 从20世纪84年代开始全球变暖的加速、热带雨林减少和臭氧层消耗等问题的加剧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一些国家已试图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理论依据 占典经济学家证明了只要满足一定的基本假设条件,自由发挥功能的市场体系就能够有效利用所有资源。市场体系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的成功取决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个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者应生产使其利润最高的产品或产品组合;消费者应合理安排他们的收人,以便能从所消费的一组商品中获得最大的效用。 为了能使个体利益最大化导致有效的资源配置,就必须满足四个基本假设:第一,与每个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必须很小,即处在一种完全竞争状态。第二,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现在和将来的价格有充分的信息。第三,不.存在外部性,即某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不会影响其他单位的成本和效用。第四,必须有进人有利可图行业和离开无利可图行业的自由。 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有许许多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单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不能控制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的。每个消费者对所购商品按市场价格进行支付,一个生产者将通过产品市场价格和生产费用的比较决定生产多少产品。 环境退化以及环境与贸易之所以发生冲突,就是因为环境的使用费用没有进人生产成本核算,即环境成本外部化。由于生产者或消费者可以自由地使用公共的环境资源而不需支付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使用环境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以私人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制定的经济决策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或滥用,造成环境的退化,出现“公地的悲剧”现象。因为价格信号没有正确地反映出环境资源的价值,市场在这里是失灵的。如果能够消除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问题,使产品的价格包含环境成本,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那么,以正确的价格信号为导向,市场就可以有效地配置环境资源,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退化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贸易不是环境退化的原因,它只是加剧了环境方面的市场失灵。如果能够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产品的价格包含环境成本,贸易活动的开展就不会带来较大的环境问题。所以在理论上,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协调贸易与环境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途径 (一)时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价 给环境资源定价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基础。如何确定环境资源的价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在定价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可再生性,人们对洁净环境的偏好程度,使用环境资源给企业或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以及恢复环境的费用。有的环境资源价格比较容易确定,如煤、石油等矿产资源;有的环境资源,如空气、水、森林等的价格很难确定。 (二)界定环瑰资源的产权 在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的基础上,对环境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如果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即使给环境资源确立了合理的价格,使用者也无须付费,仍然存在环境成本外部化的问题。其实,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也是一导致环境成本外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产权不清晰,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环境资产而不用付费,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使下,只要私人的边际收益大于私人的边际成本,私人就会继续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出现环境污染和退化现象。 根据科斯的产权理论,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可以采取几种方式:一是环境资源的产权属于污染者;二是产权属于受害者;.三是产权属于第三者。从理论角度来看、以上三种产权界定方式都可以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我们以河流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假设有段河流,上游有一家化.工厂A,它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河流的污染;河流的下游有一个养鱼池B,由于河流受到污染,其养鱼的收益受到影响。如果河流的产权属于化.工厂所有,化工厂就拥有自由使用河流的权利,可以排放废.水。而下游受到影响的养鱼池的所有者如果不想让河流受到太严重的污染影响养鱼的收益,可以与A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可能是B向A支付一定的费用,或者用于A安装污染控制设备,或者用于弥补A减少排污而带来的损失。当然,费用的高低取决于A ,B的谈判力量以及A、B本身成本与效益的核算。对于A来说,由于减少排污而带来的成本增加或收益减少不能低于B所支付的费用;而对于B来说,其所支付的费用不能低于由于A减少排污而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如果河流的产权属于B所有,仍会具有同样的结果。如果河流的产权属于第三方C所有,则A如果想继续向河流排放污水,需要与C协商,支付一定的费用,而B不想让河水受到污染,也需与C协商,支付一定的费用,费用的高低取决于A、B、C三方的谈判力量以及各自成本与效益的权衡。以上3种产权安排的结果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A将安装污染控制设备或减少向河流排污,使河流处于一个可接受的状态,从而解决了河流的污染问题。 在河流的产权界定过程中,就涉及对河流这一环境资源的定价问题。因为一般来说,类似河流这样的环境资源是属于公共所有的。在将产权确定属于哪方所有时,产权所有方需要向代表公众利益的管理机构(或政府)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河流的产权。费用的高低与对河流这一环境资源的定价有直接的联系。 在以上的例子中,A、B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将包含其环境成本,其价格将上升,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需求减少,将最终使A、B的产量减少,对环境有利。 (三)制定合适的环境政策措施 在现实中,产权界定只能解决一部分环境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由政府制定合适的环境政策措施。环境政策措施包括:直接管制和经济手段。在原则上,经济手段是为了修正市场失灵,使产品价格充分反映出负的环境外部性,或通过污染者付费,使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经济手段主要包括环境税、保证金退还制度、排污交易制度和财政刺激等、工具。 环境税是指对污染排放和污染品征税,通过调整现行的纳税结构,例如改变能源税结构,为环境服务并产生收益。环境税的作用:一是可以鼓励污染者减少污染,促进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二是容易调整;.三是环境税收一般针对消费者需求弹性较低的产品,在提取资金上比改变污染者的行为更为有效。 保证金为旦还制度是对可能引起污染的产品销售收取保证金,满足某种条件后(如使用过的或废弃材料在指定的地点加工以免污染)退还保证金。这一制度主要应用于饮料包装物。例如,澳大利亚对每个饮料瓶定的保证金.为其市场价格的3%一16%,退还率在61%一96%之间。 排污交易制度是为污染者排放权利或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建立一个交易市场,进而控制排放或排污数量。例如美国为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制定的酸雨制度允许对二氧化硫排放权进行交易。为污染者提供污染物排放许可交易的机会,有助于降低污染成本。只要污染者面对不同的成本,就存在一个自然的市场,较高成本的污染者从成本较低的污染者中买取许可证。但是,由于可用交易的许可证的数目有限,所以交易许可证市场的效率并不是很高。

通过局部均衡的方法,可以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效应进行分析。图1表示的是不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无须政府的干预,市场力量就可获得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此时边际私人成本MPC等于边际私人收益MPB。其中Q0。是均衡产量,Po是市场出清价格。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