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成本及价值链重构分析

周 航 …  2011-10-20

[摘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开始在一些企业实行,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价值链运营。积极运用环境成本信息,进行适应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链重构,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构循环经济的价值链,应体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实现社会价值。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成本;价值链重构

一、循环经济及其资源观与生产观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线性经济模式,造成了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濒于枯竭的恶果。为了扼制环境危机的日益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人们提出了发展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思路,企业开始逐步地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持续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可被定义为一种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通过长时间运行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其实质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其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循环经济利用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反馈流程,通过企业层次和区域层次的清洁生产实践,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物质和能源的有效、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与传统的线形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体现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的物质流动循环观。同时又把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成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系统,通过模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循环经济摒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和获取利润的做法,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体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的资源观。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又体现了一种以生态效率理念推行清洁生产的新型生产观。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和加强管理,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物质投入换取最大的生产效率。它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方针和从事经济活动时,不但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兼顾经济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逐步实现“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二、循环经济与价值链的统一性

循环经济思想是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与环境财产的损耗,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的思想。循环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模式根本性变革的模式,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反馈流程,在物质流的循环流动中创造着价值链的不断增值。

循环经济模式中行为主体包括资源开采者、物质处理者、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等,在循环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组织的“废物”可能是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营养物”和投入要素,在每个行为主体物质流入和流出的节点上都存在着与之相应的价值。循环经济与价值链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闭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与价值链构成一个高度整合、相互依赖的系统。价值链一旦形成就意味着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整合。循环经济和价值链两者相辅相成,脱离循环经济的价值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没有价值链的循环经济又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二者的统一性表现为:

(一)价值增值目的的统一

循环经济的实施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增值相结合的过程。它要求企业从废弃物中发现资源的残留价值,通过对副产品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资源残值在另一企业或产业中的转移。这种经济模式在资源价值的充分转化方面实现了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价值链的本质是增值链。价值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的大小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价值链分析的过程是一个辨认企业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的过程。增值活动可以弥补所耗费的成本,使企业实现利润,最终就形成企业的价值。企业要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和管理,剔除非增值作业,以增加企业价值。只有当价值链处于增值状态时,循环经济才得以持续发展,从而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实行循环经济提供物质保障。也只有当循环经济顺利开展,并获得增值时,才能促进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巩固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

(二)运行功能方式的统一性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按照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新资源”的封闭的物质能量反馈流程,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处理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循环经济本身就是要建立循环的、可持续的价值链。企业推行价值链管理活动,突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将目光延伸到供应商、购买商,直至最终客户,更好地协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主动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长期的战略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价值链的支持,价值链是循环经济形成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价值链可以看作是一个闭环的网状循环系统。其中不仅包括由上游的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经销商、最终用户和回收处理单位的正向交付过程,也包括其逆行的回收再利用过程。

三、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环境成本及其信息价值

(一)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成本内涵与分类

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成本可以定义为: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因履行环保责任、降低环境负荷,在一定时期进行旨在取得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环保活动或其他经济活动,为此而发生的可货币化或非货币化计量的,包括资源耗减成本、资源降级成本、资源回收利用成本、减量化成本等在内的预防、管理成本,由于企业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而承担的各种损失,以及由各项活动形成的机会成本。

根据本文对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的定义,可将环境成本进行如下分类:一是减量化成本,即为了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对废料进行再利用和再循环及对生产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成本,其中新技术的研发成本将构成其主要内容。二是资源降级成本,包括企业由于生产产生污染而需要承担的政府罚款和罚金、为恢复环境所发生的治理费用等。三是资源回收利用成本,主要包括报废产品的收集和运输、拆解和再造、回收处理和填埋的成本。四是环境管理成本,指企业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以及包括环境监测支出、污染清理支出、购置污染治理设备、污染治理成本、为进行清洁生产和申请绿色标志而发生的费用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本。五是环境机会成本,指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本可获得而实际未获得的各种收益,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各种机会损失,如企业因违反环保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由于环境保护而勒令停产造成的损失、损失的社区信任成本、损失的企业形象成本等。

(二)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环境成本信息价值

环境成本是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成本,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决策、生产经营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运用环境成本还可以丰富企业业绩评价的内容,为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和评价提供有力支持,是企业进行基于生态经济系统决策的风向标。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的信息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在为循环经济价值链重构以及价值链管理及价值创造、再创造上。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成本信息具有下面两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1.环境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环境保护及其管理决策

由于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逐渐加强,企业在进行循环经济实践的过程中用于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而且由于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则将许多以前没有被企业关注的成本融入到成本计量当中,对企业的某些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成本这个被忽视的因素,在现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逐渐受到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成本已经可以左右企业的某些决策,循环经济价值链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反复利用为宗旨,利用环境成本信息正确地制定支持企业的环境保护及其管理决策,是价值链重构的基本前提。

2.环境成本信息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

环境成本信息还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循环经济下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采取措施在保证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以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创造的基本思路。通过运用环境成本信息可以从战略视角进行价值链整合与优化,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发现削减成本、增加利润、进行价值创造的机会,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同时也可大大地改善企业的生态经济效率。

四、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价值链重构

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价值链的支持,价值链是循环经济形成的基础。但是循环经济的价值链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开环、线性价值链有根本的区别。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原则)为基本行动原则,尽力将物质和能量保留在经济系统内使其循环流动,通过循环往复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所谓循环经济模式的价值链,是指通过价值生产活动将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价值——再生资源——派生价值”的反馈式流程,实现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价值增值的最大化的动态长链。该价值链将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废弃资源的价值,实现废弃资源的价值增值,即通过废弃资源流动形成的产业链带动价值创造链条的延伸。循环经济价值链是对传统价值链的延续与改造,它不仅能够保持传统价值链价值增值的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连接,实现企业价值链在产业、区域上的连通,使价值链成为“点——链——域”的环网状价值体系,大大提升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

基于循环经济的价值链是对传统价值链的重构,应体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链重构不仅涉及价值链主要活动的重构,也涉及价值链辅助活动的重构。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价值链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都会受到来自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约束,均应贯穿循环经济的思想和运作方式。循环经济以其特有的要求影响企业价值链,改变企业价值链分析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亚连.可持续管理会计研究——基于生态经济系统[J].西南财经大学,2007 [2]吴洁.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2008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