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解读“教师继续教育难”

王梅龙  2012-07-1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可传达上级教改精神、传播教学理论、传递教育信息,是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教师不肯学、进修学校无法管理、讲座不够吸引人的尴尬局面,这就是“教师继续教育难”。我是自始至终接受教师继续教育的体验者,现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解读其中的奥秘。

一、教师继续教育难的原因

1、教师缺少内驱力

不同的教师处于人生和事业发展的阶段不同,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不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因而,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态度和内驱力不同。

对在职教师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如:根据本人对职称的追求,可分为已达最高职称、未达最高职称;根据对工作的态度,可分为积极进取型、安于现状型、无所事事型、等待退休型;按工作经历,分为新教师、老教师、老资格教师……

不同类型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同。据了解,约有30%的教师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能认真听讲并作笔记,并希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或教学研究中;约有40%的教师,只停留在听的层面,对于精彩内容也只能达成“听听激动,想想感动,最终不动”的结果;还有约30%是坐不住的教师,他们没有追求、没有上进心,关心的是生活、工资而非事业,无学习的内源性需求,无论怎样精彩的讲座,都无动于衷。

2、进修学校缺省定力

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大多数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目的已从“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转向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另一方面,进修学校非学校的行政上级,没有直接考核培训对象的行政权;再加上,进修学校为了节约开支和时间,往往按高中、初中、小学与幼儿园三个学段分段培训,每个讲座让整个学段所有的老师听,对教师的针对性不强。同时,由于同期培训人数多,后面的老师看不到、听不清,气温又高,培训环境恶劣,而学校主管领导往往另有安排不能到场,这些都造成进修学校对教师缺省定力,部分教师坐不住。

3、专家讲座缺乏吸引力

进修学校没有对讲课专家实施考核,专家只凭自己的良心讲课,不必考虑讲课的效果,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专家没有“必须完成……”的要求,讲课的随意性很大,绝大多数专家一开始滔滔不绝,中途匆匆而过,最后草草收场,虎头蛇尾,该讲的重点内容却没讲透。(2)有许多专家,讲的是没有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高深理论,与教师脱节,与教学脱节,让教师们感觉与自己无关。(3)一些专家所用的课件并非为本地、本次教师继续教育量身定做,有的早在省级或市级教师进修学习或其它场合用过,缺乏新意,教师反感。(4)各个专家之间的讲课内容不连贯,没有针对同一主题展开,每半天换一个专家换一个主题,东敲一头,西打一棍子,听的简直是“新闻快餐”,无法深入。(5)个别专家,虽来给教师讲学,但又怕教师去研究其同样的课题成为竞争对手,讲话遮遮掩掩,不肯提供课件和相关材料。(6)有些专家的个人能力受到教师们的质疑,有的专业素养欠突出,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有的普通话太差。以上种种,导致专家的讲座缺乏吸引力。

二、解决办法

1、有始有终,增加内驱

教体局要加强领导,对专家的讲课有追踪,定期向学校或教师通报专家的研究进展,介绍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行动连贯,有始有终,会让教师感受到上级领导对继续教育的真正重视。

各学校要选择继续教育中所学的某一专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交流心得,汇报成果,真正将所学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期末递交一份心得体会,让“专家—教体局—学校—教师”联成一片,遥相呼应,使专家的讲课内容在时间上、空间上不断延伸,在工作上和教师内心上扎根,让教师感受到继续教育确实与工作休戚相关,从而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加内驱力。

2、对口供应,提升引力

心理学上的“边际递减效应”告诉我们,雪中送炭强于锦上添花,有时泉水比钻石更珍贵,只有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培训内容要根据教师的需求对口供应,才能更受老师们欢迎。

首先,教师进修学校要对教师按从教年级段、学科、工作性质(管理类、教学类)等进行分类,分别邀请专家,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培训主题和内容,尽量做到从教年级段、学科、工作性质等对口,不搞只按从教年级段培训的一刀切。 其次,讲课专家要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着力点是育人,主要任务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非教学研究,不需要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需要的是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之上的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所以,要把握“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为听课对象量身定做讲课内容,寻找与听课对象匹配的教育、教学实例,让听课者觉得情景相似、原理相同,从而产生共鸣。

增强讲座和培训的针对性,可增加教师的认同感,提升讲座的吸引力。

3、确定主题,深入挖掘

历史悠久的教育发展到现在,可研究的课题很多,但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有侧重点,教师进修学校应每年只确定一两个主题,深入挖掘,这样才可取得实效,切忌滥而不精。

进修学校要根据教改发展的形势和本地实际,确定本年度的培训主题,合理安排和邀请专家,让请到的专家对同一专题讲一天以上的课(特例除外),这样才能把专题讲详细、讲深入,达成可操作。同时可要求同一年度邀请的专家研究同类课题或相似课题,让接受学习的教师觉得第二位专家的讲课是第一位专家的延续或补充。

“深挖井,见甘泉”,只有经过深入挖掘的主题,才能达到把理论变成可操作性的实践——这才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

4、连横合纵,步步为营

教体局要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设立专门的组织对进修学校进行考察和把关,多调研,多了解情况,过问继续教育的实效,关心存在的困难。

进修学校与专家之间,要改变“一期讲座签一次约,讲座完了专家的使命就完成了”的现状,对专家签约期可适当延长,并对专家进行适度考核,对培训效果要有追踪、有后续工作。

专家、进修学校要达成共识,对培训对象负责,在完成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促使教师动手、动脑,并共同实施对培训教师的考核。

学校在校本教研中,要围绕当年的培训主题,帮助和引导每位老师找准自己专业发展的“真正起点”,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把培训专题做实、做细、做透,直至灵活应用。

连横合纵,步步为营,最终可致集思广益。

5、外在调动,内在激发

进修学校要回归到“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培训目的上来,不能以营利或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目的,要尽量改善培训环境,分散场次,减少单次培训的人数,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人人能看到和听清教学内容,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

在兼顾品貌、性别、年龄等情况下,应邀请有名望、真正学有所长的高素质的专家学者讲课。

教体局、进修学校和学校要加强宣传和考核,制订相应的制度,组织相应的活动,让教师完成一定的任务,激励和督促教师的学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改善知识结构、重建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教师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真正有解决困难的决心,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教师”, 就一定能正确解读“教师继续教育难”,能找准“难”的症结所在,并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