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数据库营销的三大常见误区

邰婷婷  2008-10-30

不过,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任何一种营销模式都不是百战百胜的。在使用数据库营销的企业中,很多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作者就目前企业数据库营销所存在的误区归纳为以下三点,并针对具体的解决方案采访了几位数据库营销专家。

误区一:所传达的价值诉求不清晰、信息无吸引力,难以吸引客户关注。

A企业是北京一家新开的大型商场,为了带来客流,A企业决定利用数据库营销进行规模推广。在设计直邮内容时,A企业采用了传统的海报式,设计了“开业大酬宾”的标题以及日常用品的折扣“买200送50”,信封采用的是邮局普通5号信封。直邮发出后,A企业开始坐等客户。

一周过去了,A企业并没有如想象中的客源滚滚,生意并没有太大起色。

专家坐诊:

销售总监郑杰:

其实,A企业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很重要原因的在于其传达的价值诉求并不清晰,同时,相关的信息(如促销内容)也没有特别之处,很难吸引客户前往。

其实,一封直邮的成败,20%凭创意,40%凭数据,另40%则凭内容。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些数据,我们将从直邮寄出后,所引发的客户直接反应开始说起,即业内通常所提及的“到达率——打开率——反馈率”。

首先,要让客户收到直邮,在这里,要想使直邮有着很高的到达率,必须数据精准。如果邮件没有到达目标客户,那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不过在这个案例中,到达率不是主要问题;

第二步,提高打开率。要想吸引精准客户打开邮件,确实需要费一番脑筋,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来分析,如果是众所周知的大品牌,只需在质量好点的信封上印上自己的logo,相信打开率就很高了;如果是小品牌的话,就需要在创意上多费心了。比如,信封要有创新,异形、颜色跳跃,只有与众不同,才能抓住客户的眼球。拿A企业来说,作为一家新开的商场,没名气,信封也是质量一般的5号信封,很难让人有急切打开的欲望。其次,内容上也没有新意,A企业没有独特的价值诉求,更没有诱惑性的促销信息。这里指的价值诉求,其实更类似于企业定位,比如,A企业可以定位于“专供白领”,让客户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最起码可以吸引某一类用户积极关注。

当然,要想吸引这部分用户积极行动,还需要我们所说的第三步,即带动客户的反馈率,让他们纷至沓来,积极购买。如何吸引他们呢,就需要深入了解这类客户的心理需求了。单纯的折扣并不能作为吸引客户的手段,毕竟在北京,买200送50、送100,甚至送200的商场比比皆是,没有丝毫新意。在这一点上,麦当劳的做法,比较值得我们学习。在奥运前后,所有在麦当劳消费一定数额的客户,均可以得到奥运的福娃,消费一次得一个,这一策略很快抓住了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很多父母、老人,就为了满足孩子集齐福娃的愿望,而在一周内数次消费麦当劳,一直到集齐福娃为止。

而在A企业,完全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比如满500,赠送一套价值1000元的形象设计课程;买某品牌的套裙,赠送bally的靴子等。相信这样的促销手段,必定会比买200送50、甚至送200这样司空见惯的优惠信息,能够吸引更多的白领用户。

误区二:只重视数据通道准确度,不关注数据属性准确度;

B企业是一家在线旅行网站,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决定模仿竞争对手采用的数据库营销模式。

他们在一周内找了4家数据库营销公司进行选择,并对其合作公司所提供的1万名白领信息的地址、邮编进行了屡次的检验,终于确定了其中一家。

一周后一封促销价值非常诱人的直邮发出。退信率很低,这让合作双方都很满意。可惜的是,极低的退信率,并没有带来销售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一点让B企业非常纳闷,后来经专业人士指点才明白,数据公司所提供的白领信息,有70%是行政、会计、人事等不需要经常出差的人群。

专家坐诊:

市场总监曹世铭:

所有数据库营销公司在宣传卖点时,总喜欢说:我有精准的数据信息。这让很多公司产生了错觉,觉得只要地址、电话号码等通道准确,这条信息就算精准信息。其实不然,精准数据是由“属性准确”及“通道准确”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如果B企业所选择的白领人群大多是有出差需求的销售、市场、企业管理层的话,相信有着诱人信息的直邮,肯定不会让大家如此失望。

误区三:只做单一营销,忽视组合营销的重要性。

C企业是某品牌汽车的4S店,为了刺激新品轿车的销售,其采取了邀请试驾的推广方式。

C企业设计了带有回复系统的电子邮件邀请函、准备了精美的礼品,并给1000名目标人群(千万富翁、高档楼盘主、企业高管等)发送了该邀请函。

眼看离试驾只有一周时间,回复邮件表示参加试驾的客户只有22位,这可让C企业大伤脑筋。后经一位专家指点,决定使用组合营销进行最后一搏。C企业给1000位目标客户都打了电话,其中22个电话是感谢电话,并再次提醒时间和地点;另978个电话,全部是提示电话,询问目标人群是否收到邮件,如果没有收到,将重新再发一次,如果收到,询问不回复的原因,进行口头推广。最后有291位目标人群表示参加试驾。

试驾前一天,C企业还专门给这291位目标人群群发了短信,提示第二天的时间和地点,再次表示感谢。试驾当天,共有287位目标人群参加了试驾,其中7辆汽车被当场购买。

专家坐诊:

市场总监鞠欣:

由于信息的爆炸性,一般情况下,客户对邮件的记忆会下降很快,此时,如果能在邮件发出的一周内,给目标人群电话问候及短信提醒,或者配合大众媒体推广、上门推广等方式,会让客户加深记忆,从而对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对销售产生强烈刺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