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营销案例】蜜星:通过分析粉丝行为为网红定制发展标签

佚名  2016-06-21

:网红之所以能红,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她们背后的经济公司。36氪已经报道过其中一些,例如轮次最靠后的如涵、做短视频网红孵化的VS MEDIA、海外红人“搜索引擎”Boostinsider、垂直美妆领域的快美妆等。

最近我又新聊到一家名叫“蜜星”的网红孵化公司。蜜星业务层面主要分为三块:1、草根网红孵化;2、成熟网红运营/商业化;3、“进口”国外网红。创始人狄千皓中传毕业,曾供职于央视《中华情》、《男人装》和美空网。聊下来觉得他是个思路挺清楚的创业者。

首先,之所以把草根和成熟网红分割成两块业务,狄千皓觉得是行业状况决定的。“网红的违约情况很普遍。甚至签了合同、设了违约金也没用。很多公司甚至就是靠违约金来赚钱的,你要跑就跑吧,再找就是了。”既然大网红很难绑住,蜜星干脆就靠单笔交易的叠加来快速变现。

而在发展路径上,狄千皓并不是特别看好来钱快的“淘宝店”模式。原因一是体量难做大,利润率不高;二是受制于平台。尤其淘宝已经开始做自己的达人计划,希望在系统内做网红代理分销,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流量的转化入口。

所以蜜星签的网红更多往娱乐明星的方向发展。公司会根据网红不同的粉丝量级为他们对接或大或小的工作机会,如广告、游戏代言,甚至直接进剧组拍戏。一面结合传统娱乐工业做曝光;另一面,蜜星还会帮助她们完成互联网运作,包括拍照方式、形象设定、语言风格等细节上的把控。

狄千皓觉得,孵化网红这件事,就像做蛋炒饭。看着简单,要做好吃也不容易。实际上,网红塑造是一个极其非标、复杂的流程,这种关于人的生意,很难用一套定性的方法论来概括。在他看来,网红后端的产业链是跟不上行业热度的,“现在的中国网红生产还处在小作坊模式。做不到韩国那样,在12、3岁就给胚子定性,”

在中国,即便是一个网红的孵化过程,也充满极大的可变性。蜜星正努力通过数据化手段将过程变得尽量标准。他们发现网红的发展,从基本面上看“从0-1阶段会很像;从1-2开始出现不同;但2-3又会出现相似性。”

蜜星会通过分析粉丝行为和热搜关键词,为网红不断定制符合发展阶段的标签。比如一个一开始很高冷的女生,可能做着做着粉丝审美疲劳,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她就可以转逗比范儿试试。

另外,公司不会放大单个网红的盈亏,而是看整体收益。对一个网红投入多少、给怎样的发展机会,标准就是“看人”。“很多网红基础素质没那么好,年纪又小,需要人帮她做规划。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值得去投入的,一般我们会边合作边看。先投一点,看三个月,是不是可以自己盈利了,再往后调整。”

目前,蜜星签在手上的网红大约几十人,合作的有几百个。除了国内网红,他们也正尝试将国外网红进入国内,现在2B为主。为国内服装品牌、或电商平台拍摄平面图或买家秀。未来也可能直接投放到2C渠道中。不过由于文化差异,直播不太合适,可能一开始就会做适合中国受众的PGC内容,积累人气后再返打回国外。

蜜星正在寻求一轮融资,用于扩建东欧分公司。拿到钱后,他们计划涉足二次元向的搞笑内容。因为发现“时尚博主的生命力比较有限”。(来源:36氪 编选: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