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

李建学  2022-08-10

摘要:中学时代是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它不仅是中学生许多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更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因此,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行为习惯;教育;不良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抓好初中学生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基本现状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不良语言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说脏话、不用文明用语、对师长说话不尊敬,嘲笑甚至挖苦同学,对没有上课的老师不打招呼、不问好。穿衣不整、留奇怪发型,与人交往不诚实,说谎、不守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顺从家长的要求,学习盲从、没有动力,孩子们身上的这些习惯,严重阻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主要的场所,作为教师更有义务为孩子们改掉这些坏的习惯。

2 造成学生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

2.1 个人因素

由于中学生社会见闻、知识面等方面相对缺乏,加之自身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分辨意识差,对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让学生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判断,对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缺乏认识。

2.2 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有些家长在外挣了钱,心里总觉得对孩子有愧疚感,一味纵容孩子、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还有些家长对自身要求不严,存在许多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说脏话、不讲究卫生等,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干扰,学校的周边环境严重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许多商家将眼光紧盯学生的口袋,全然不顾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许多学校周边有了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形成了孩子不良习惯的温床。一些网站、报刊等媒体大肆渲染暴力、凶杀、色情、低俗等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4 学校因素

重智轻德现象普遍,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德育内容缺乏创新,德育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内心感受;没有注重对个体的教育,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其他问题的“问题学生”就不能时常跟踪式地给予关爱和做思想工作;个别教师自身存在许多不良习惯,没有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 抓好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常规管理,实现“管理育人”

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对学生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其内在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责任落实。为使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应配备一套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又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明确其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多头齐抓共管,还应积极发动学生力量,使其实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这样,从校长到学生干部,层层有落实,人人有责任,形成管理网络。(2)制度落实。 认真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其他德育制度或规范。以我校为例,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以及新修订的“四个一”要求、“十好”要求、《癿藏中学一日常规》、《癿藏中学住宿生管理标准》。其中“四个一”要求是:一进教室就读书、一见老师就问好、一听铃声就安静、一见杂物就弯腰。“十好”要求是:说好话、写好字、走好路、扫好地、读好书、上好课、考好试、做好操、穿好衣、睡好觉。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去做。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在日常教育中,密切关注学生逐步成长的动态过程,注意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反复性,以便及时对症下药。(3)奖惩落实。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对好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表扬,要重“超前”忌“滞后”,重“疏导”忌“堵塞”,重“激励”忌“滥罚”。

3.2 加强学生独立生存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指导老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洗餐具、洗衣服等等,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周的零花钱,适应学校的膳食。通过三年的寄宿生活,逐步养成生活自理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师德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注意自己的行为仪表,为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4 关注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等特殊群体,强化个体教育

建立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单亲家庭儿童花名册,要求各科任老师多与这些孩子交流、沟通,掌握这些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之家,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这些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及时纠正不良行为,疏导负面情绪。

[1]靳希政.如何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J].教书育人, 2012(12):15-1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