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

张宇杰  2021-05-26

【摘要】林业工程的发展对当前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消耗问题愈发严重。因此,要做好林业建设,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及其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

苗木培育技术和移植造林技术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工程具有极强的系统性,诸多基础工作对相关技术和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尽管当下我国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面已有了长足发展,但仍要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各方面的技术要点,并实现优化使用。

1.林业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分析

1.1选择育苗地

育苗土壤的选择尤为关键,也是进行育苗工作首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育苗地选择时,要满足以下条件:土壤肥沃、位置科学、交通方便、排水性强等,据调查显示[1],适宜幼苗生长的土壤有沙质土壤、轻土壤。要避免选择沙土、黏土及盐碱土壤,防止其对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除了土壤之外,苗木的健康生长还会受到阳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其共同参与,从而为幼苗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一旦选定育苗地之后,还要不断建设并完善其配套设施,不断加强其道路修缮工作,从而促进道路交通体系得到有效提升及优化,还要构建完善且良好的灌溉排水体系,强化对房屋的建设力度等,从而有效保障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对育苗地土壤进行整理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想要找到一块较为适合的育苗地是有一定难度的。通常情况下,对于所选择的土壤不设置更多要求,只要其能够符合育苗的大部分要求即可,而对于其他不利要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能力范围之内进行不断调节和改进,使之达到理想的育苗条件即可。在育苗之前,要对土壤土质进行深入分析,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可以利用化学药品对土壤中的不良病菌进行消毒处理,从而为幼苗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一般情况下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改善,即土壤若呈酸性,则在土壤中加入草木灰和石灰等碱性物质对其进行改善;反之若土壤呈碱性,则在土壤中加入消毒或腐熟的松林土等酸性物质改良土壤。

1.3苗木种子处理技术

对种子的选择和处理是苗木培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种子性能会对苗木存活率带来直接影响。在育苗工作展开前,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要求,选择品质优良的母树实行培育,不仅要关注其外形的完整与否,还要考虑其抗病能力、抗旱耐寒能力等。在选定树种之后,还要加大力度开展种子催芽工作。科学地清洗、消毒苗木种子,然后将其投入适宜的环境中开始催芽活动。除此之外,温度和湿度是种子催芽过程中必要的条件,也是直接决定种子催芽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种子进行催芽时,要对其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有一个适宜的催芽环境。

1.4播种技术

播种工作是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的重点技术,在播种过程中应该对播种时间、气候、温度、湿度加以控制,并且在播种之后还要对其灌溉和养护处理进行重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播种时要选择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进行播种,因为春季的气候、温度等条件适宜幼苗生长,而且播种之后还会带来大量的雨水,会更好地促进幼苗生长。第二,在播种之后,需要进行浇水工作,为种子萌发创造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从而为种子提供高质量的生存环境,更好地促进种子生长发芽。若播种之后天气依然干燥,要及时做好浇水养护处理,以此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除此之外,在播种之后,还可以覆盖地膜,以提升种子发芽率,进而进一步提升播种质量。

1.5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是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为幼苗创造更为充足的土壤环境,推动幼苗快速发芽生长。在进行苗木培育时,需要强化施肥管理环节,科学地做好定期施肥工作,合理确定肥料数量和种类,防止施肥量过多而引发的烧苗危害。除此之外,在苗木培育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有机肥料,从而促进土壤肥力的有效提升,在苗木生长后期,还可以根据苗木的具体长势进行适当追肥处理,进而大大提升施肥管理的有效性[2]。

1.6苗期管理

在苗木发芽之后,一般抵抗力都偏弱,一旦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所以务必要对苗木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例如,科学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物理手段或者化学手段及时防治病虫害;按时除草,做到定时除草中耕工作,在幼苗出苗前应该开展除草工作,调节土壤板结,可以使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根除,在首次中耕之后可以每隔30 d进行除草工作,待幼苗发育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抵抗力时,杂草对幼苗生长的危害就会越来越小;要科学规避幼苗的倒伏,并加大力度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实施除草工作,并加强对幼苗施肥管理的控制等。

2.林业工程苗木的移植技术

2.1把握最佳移植的时机

影响苗木生长的最关键因素是苗木移植造林的时机,把握最佳移植时机,能够有效地提升林业工程苗木移植技术的质量,进而实现移植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会选择在4 月下旬到5 月下旬,南方多在3 月初到4 月下旬进行移植,此时正是苗木最佳生长状态,气温逐渐转暖,而且有充足的降水量,因此要好好把握这个时间,做好幼苗养护工作,更好地提升幼苗的存活率。

2.2移植技术要点

在对苗木进行移植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损坏苗木的可能性,特别是针对于苗木的根系,其正处于较为敏感脆弱的时间段,在移植过程中极易出现苗根断裂的现象。因此,在移植过程中,要将苗木的安全性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一般可以在苗木的根系上包裹蘸水的泥土,而且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匀速前进,减少颠簸,苗木在进入造林地点之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栽种,尽快将幼苗移植到指定的林地,避免根系干裂而阻碍苗木的健康生长[3]。

2.3控制移植的密度

在苗木移植时,在不同的造林地点,其所对应的栽培密度也存在着差异性。在移植造林过程中,林业工作者往往是根据土壤肥力、树木的生长习性等确定具体的栽植密度。例如,针对于一部分大型乔木而言,一般间距控制在120 cm左右,小型乔木一般是控制在40 cm左右。

2.4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进行苗木移植之后,防治病虫害是特别重要的流程。据调查[4],病虫害的种类大约为3 500 种,且治理过程较为烦琐、复杂,大多数是采取化学方式治疗病虫害,但是化学药品有其危险性,极易出现火灾、生态污染等问题。因此在针对病虫害这个问题上,主要采取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原则,相关林业人员要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督力度,结合当地病虫害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针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可以选择生物药剂代替化学药剂,因为生物药剂相对而言为害效果较小,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控性,还可以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即引入病虫害天敌实现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又能保障广大民众的良好生活生存环境,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只有积极应用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才能促进苗木的生长,相关人员要正确认识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不断优化技术,加强管理,确保苗木移植造林技术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才能真正提高和优化我国林业生产的总体水平,促使幼苗更好更快地发展,最终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