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谣言传播的话语机制分析--以日本大地震中的谣言传播为例

王刚  2012-08-30

摘 要:所谓谣言,一般是指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其产生和传播可能是有目的的造谣者进行信息的编造,进而有针对性大范围传播,或者是在信息传播中,由于渠道的缺失或者受众的理解偏差,造成无意识的信息的误传。 无论是哪种情况,对谣言传播中的话语机制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究谣言传播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寻求更为有效的预防解决途径。

关键词:信息传播;谣言;话语机制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这次大灾难中,除了实质的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惊恐和不安的还有一波又一波的谣言。所谓谣言,一般是指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虽然谣言是未被确认真假的信息,但从其根本性上说,谣言的传播是信息传播的话语机制发生畸变而产生的后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可能是有目的的造谣者进行信息的编造,进而有针对性大范围传播,或者是在信息传播中,由于渠道的缺失或者受众的理解偏差,造成无意识的信息的误传。无论是上述的哪种情况,对谣言传播中的话语机制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究谣言传播的特点、产生原因以及寻求更为有效的预防解决途径。

一、谣言传播中的话语特点

“话语”是传播学的元概念,它指大多数传播过程—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还是较为复杂的---都包括构成信息的复杂的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1]。不同的传播过程因其传播方式、传播目的及传播者的不同,会衍生出不同的话语形态和特点。谣言传播的话语特点一般为:

(一)语表达模糊,内容来源难以确定

在谣言传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据说”“据传”,如此模糊的字眼在大众传播中表达的是一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内容来源的特别处理。因为谣言传播的话语表达模糊,来源无法确定,一旦有部分群体相信内容的真实性并付诸行动,剩余群体会在短时间内受到极大影响,形成盲目跟风,信息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不断扩展,也使得那些看似毫无逻辑性的谣言在众多民众的实际行动下也变得有说服力,从而对社会的安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日本地震中影响最大的是“食用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导致人们大量采购食用盐,一时造成超市缺货。在这一事件中,部分受众相信谣言购买食盐储备,另一部分受众也许并不相信这条消息,但因为短时间内无法确定内容来源及其真假,看到别人在抢购时,心理的恐慌感上升,也会参与到抢购的行列中,如此反复,不断扩大谣言的实际影响力。

(二)息内容丰富,话语层次多样

话语体系包括话语表达方式、话语习惯和话语结构,在重大事件的谣言传播中,信息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话语层次多样,让人应接不暇,难辨真假。如在日本大地震中,谣言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名人遇难型,网民时常毫无根据的爆出某某名人在地震中已经死亡,因为死亡名单尚未公布,大多数受众又无从判断传者的信息真伪,迫于名人的影响力谣言得以广泛传播。第二种是有图无真相型。在日本地震后,网友发布了一张巨浪袭击城市的所谓“日本仙台海啸现场图”,图上,数十米高的海浪迎面袭来。不过图片传播没多久,门户网站的工作人员就发现了这实际上是韩国一部电影的海报图片[2]。第三种是来源捏造型。日本地震后,有条来自BBC的消息,通过网络和微博广为传播。信息的大致内容是:日本已经证实核泄漏,正蔓延亚洲区域国家,预计下午4时抵达菲律宾,建议人们在接下来的24小时尽量不要外出。一些人还收到了这条信息的英文版。而传播这条信息的不乏经过实名认证的知名人士,让人感觉到这条信息非常可信。后经过BBC官方认证,BBC从未发布过此条信息。

二、谣言传播中话语的“失衡”现象

谣言的产生一般与传播环境、受众心理和事件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传播环境越为复杂,受众越恐慌,事件波及范围越广,产生谣言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从话语体系看谣言传播的产生原因,可以从语言传播的维度上发现话语传播中话语权与话语方式的失衡,也会导致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一)传者信息与受者信息的理解失衡

信息的交流是建立在符号使用规则一致的基础上,而信息的准确传递则需要话语的清晰表达。谣言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传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表达不清晰或不全面,另一方面由于传者和受者本身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受者往往根据主观意愿进行理解或者对传者信息的理解存在偏差,一旦信息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辩别真伪时,谣言便会产生。如在日本大地震过后,中国内陆疯传“吃盐可以补碘”,谣言在民间广泛传播,一天内各大超市的食用盐被抢购一空。这一谣言的来源在于大众传媒,特别是央视在日本核泄漏事件报道中提到日本民众的“补碘”方式,并在知识普及环节强调碘对防辐射的作用,而接受这些信息的中国观众大多缺乏防辐射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到“碘防辐射”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认为“食用盐可以有效防止辐射”,谣言至此产生并不断传播。因此,央视本是想普及有关核辐射的预防知识,降低危机下受众的恐慌感,却因为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误差及失衡,而导致谣言的产生。

(二)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话语失衡

在危机事件面前,谣言的发生频率会有所提高。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大众传播往往是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与之不同的是,谣言传播的途径多为人际传播,虽然网络的出现,让谣言的产生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信息大多和受众的切身利益有关,却无法得到大众媒体和有关部门的证实。因此,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话语空隙,一方面,看似正确的信息在人际间传播,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又出现短暂失声。民众的质疑和恐慌无法得到舒缓和释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作用发挥效应,谣言就会迅速在人际传播中滋生。

(三)平民话语系统和精英话语系统的隔阂

社会阶层的分类在话语系统中表现的也较为明显,社会大众与精英层面的话语方式、话语习惯及话语结构都存在差异。而社会精英层次的话语影响力远远大于平民阶层,一般知识性信息误传,如日本地震各地“闹盐慌”事件中,从谣言的传播到疯狂抢购食盐行为的产生都在平民阶层。聚集一批社会精英阶层的新浪微博启动专门的辟谣专栏,虽然新浪微博用户几乎100%一致认为此次事件是谣言,不可盲目跟风,但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只是对疯狂抢盐这一行为有信息的报道,而食盐可以防辐射的信息起源却是来自民间受众。因此,平民话语系统和精英话语系统的隔阂,会扩大谣言的传播态势,不利于制止谣言的产生及传播。

三、预防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知识沟”的差距缩小

“知识沟”理论告诉我们,大众媒介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由于受众的媒介使用资源的不平等,反而会拉大受众之间的差距,形成“知识沟”。而知识沟的存在,是导致信息传播中传者和受者使用的符号规则出现异动,受者对传者的信息理解产生偏差,导致谣言的产生。因此,媒介素养的普遍提升,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加大媒介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准确、流畅和即时,才能有效的遏制谣言传播。如在“闹盐慌”事件发生后,央视立即进行知识性普及,更正受众的错误理解,在对预防辐射的知识有了明确清晰的了解后,受众的恐慌情绪得到了极大缓解,事件也在短时间内得以平息。

(二)大众传播中专业性话语向平民化话语的转变

谣言一旦在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必须通过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向受众公布其真伪性,并及时消除受众的疑虑,安抚其不安的情绪,才能从根源上阻止谣言的传播。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除了信息的即时传播,还应在话语系统上有所转变,了解受众的用语习惯及理解方式,以受众的话语系统播报相关信息,从专业性的知识解答向平民化告知转变,兼顾专业性与大众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受众误解的可能,才能在众多信息传播中遏制谣言的滋生和蔓延。如日本地震后有谣言称日本核电站爆炸导致整个日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会波及中国。稍微有一些核物理常识的人应该立刻能辨别出这都是100%的谣言,因为核电站不会像核弹一样“爆炸”,而且,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产经新闻等权威媒体,美联社、路透等欧美媒体都未见这些消息[3]。大众传播在辟谣的过程中应该将核电站不可能像核弹一样“爆炸”的原理解释的浅显易懂或是直接告知人们这个常识,而不是堆积过多的专业术语,导致受众不理解而不接受。

(三)提供不同层次话语系统的交流平台

在谣言产生的过程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不同阶层对信息量的接受和理解度都是不一样的。全媒体时代,渠道的多元化使谣言出现明显的“钝化”现象。提供尽可能多的传播渠道,打破大众话语和精英话语的隔阂,发挥正确信息的有效性,能够有效的预防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如日本大地震后,新浪微博专门开通了辟谣版块,将大地震以来民间和网络中流传的尚未得到证实或已被证实是虚假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获得了众多网民的支持和关注。网民了解信息的真实状况后可以通过人际传播影响更多受众,从而大范围的防止谣言的传播。因此提供不同层级的话语交流空间,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是谣言传播预防的有效途径之一。

谣言传播因为其不确定性、传播广泛性给公众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从话语系统研究谣言传播的特点、原因及措施是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值得将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