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转化学困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孙春莉  2012-11-08

进入初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课程的增多以及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感到吃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又由于教师疏于引导,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于是成为了所谓的学困生。下面就我任教初中数学过程中遇到的数学学困生问题,粗浅谈谈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几个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对任教教师充分信任,那么他就会积极地探究所学的内容,其学习效果就会大幅度地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入教学趣味法

学困生听课时大多思想不够集中,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要注意创设“教学情景”,布设“悬念”。可以讲古今中外数学成就、数学史上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可以提出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和探索欲望。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实现最佳状态。如在介教学乘方时,介绍了拉面馆的拉面现象。通过若干次的对折,可以使拉面条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加。这是一个生活现象,融入数学知识,学生的兴趣立刻上来。再如介绍数的扩张时,利用两张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通过剪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此时的面积为2,求此时的边长?此时所学有理数已不能解决此类问题。通过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2.融洽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信任度高,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对教师的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越喜欢教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付出足够爱和耐心,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做一个在学生眼里有魅力的教师。

3.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例如,每章(或单元)学完之后,我们都要安排一次阶段性测试,测试内容注重安排一些与学困生胃口相配的中考低档题,考前适当介绍一些应试技巧。这类考试,学困生一般都取得理想的成绩,看到自己的成绩,学困生们心理无比喜悦,对今后数学的学习充满了自信。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生数学的信心。 二、加强有效教学

尽管学困生的形成有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教学模式的单一及教师对一些学生的淡漠、厌烦和批评使学生缺乏自信,消极情感体验过多,是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之一。由于学困生与一般学生发展水平相比,不但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起点较低,而且各人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不一样,各自的起点以及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他们应该降低起点,把起点放到只要他们努力一下便可以到达的水平上。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按要求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分解成若干合理层次,分层推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困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好,不断增强学习进取心,强化学习动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不要让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人为导致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便及时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为避免学生回答不出而感到尴尬,可把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多设几个台阶,深入浅出,使他们经过思考后能回答正确,从而让学困生尝到“我能行”的成功体验,逐步树立信心。启动他们内部的“动力系统”机制。此外,学困生往往注意的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所以教师应多开展教学活动,以调节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激起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困生大多对问题反应迟缓,很难与课堂上的思维活动发生共振,教师不能因此置他们于“旁观者”的位置。在课堂上,设法多给学困生一些学习和思考的时空,特别是对有一定难度的推理的分析,要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每一个思维环节都有体味、评价和消化。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他们主动建构知识。

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以往的评价,往往是用一把尺子,从一个方面(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这样,学困生挫折多于激励,沮丧多于快乐,这种评价使学困生无法发展自己、激励自己,所以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对学困生评价,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做法:

1、重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对在作业或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同学要大力表扬,而且还给予学习与德育考核方面的加分,并发“表扬信”给家长,要想办法让他们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状态。

2、每次测验或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把后进生分组进行谈话鼓励,帮助树立目标,鼓励他们相互竞争。

3、制定帮教计划,定期分批确定重点帮教对象,通过树立成功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班“学困生”的学习。

4、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把学困生转化对象分成几个小组,每天根据当天学习内容设计过关检测题,利用课余时间交换题目抽测竞赛,并把小测的成绩计如平时考查成绩,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有第二次补测的机会。对取得好分数同学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及大力表扬,促进他们重视每天的知识过关。

五、持之以恒,巩固习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依靠一两次的辅导、说服教育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能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要继续保持满腔热情,运用千般耐心,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才能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