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家校协同视角下初中学生品德教育实施策略

王宇  2020-12-08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家校协同视角下初中学生品德教育的现状,在家校结合的视角下,对培养孩子生命意识和健康心理两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旨在践行初中学生品德教育。

关键词:家校协同 初中学生 品德教育 实施策略

调查发现,目前中学校园里,出现了很多学生自杀、自虐以及校园欺凌的事件,这足以说明中学生缺乏生命意识,并且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应该积极开展品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因此学校应该联合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以及家庭生活,有针对性的实施品德教育。

家校协同视角下初中学生品德教育的现状

家庭方面

家庭可以说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知,父母对孩子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十分明显,而且他们的情感和心理也十分的脆弱敏感。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采用小学教育的手段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逆反心理,孩子会和自己对着干,去做一些反其道而行的事,严重者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父母太过强势,逼迫孩子学习,限制孩子的人际交往,给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使得孩子形成自闭、孤僻、软弱的性格,久而久之,还可能让孩子出现抑郁症,进而出现虐待自己或者自杀的情况。

学校方面

有的学校其实并不重视品德教育,也没有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所以很多中学都出现了校园欺凌的情况。有的学生品德不端正,也没有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变成问题学生,放飞自我,成为校园欺凌的主导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综上,学校和家庭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品德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

家校视角下初中学生品德教育实施策略

提高家校双方意识,认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可以出现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读,那么孩子的一切就应该交由老师负责,自己只管看孩子的成绩就行了,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行为使得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也会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造成自杀现象。所以家长应该提高教育意识,关爱孩子,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教会他们珍爱生命,形成良好的品德,从源头上抑制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表率。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生命可贵”的含义,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以及各种生物的生命。其次,教师也要提高警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如果学生出现了问题,一定要进行及时地疏通和引导,并且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共同教育,避免造成心理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打架斗殴或者校园欺凌事件。

提高学生的品德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在进行品德教育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极高的兴致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能将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并且教师还要注重生活化的教育,在选择素材或者典型案例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比如,教师可以选取近年来该市或者该省出现的学生自杀、校园欺凌事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讨论,评价这种行为,然后对孩子的品德意识进行积极教育,以此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此外,学校应该积极开发品德教育的校本课程。每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学校应该在“道德与法治”课本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品德教育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创建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家长进行参与,汲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课本内容,力求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符合现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针对目前中学阶段常见的问题,课本中应该注重对生命意识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添加。在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之后,学校要将教材送入到每一个家长手中,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品德教育工作,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探究和讨论,共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阶段,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引起重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健康的思想教育,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构建一种家校共育平台,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