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简论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的整体设计

潘树栋  2012-08-24

论文摘要: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不只是高职院校的事情,而是一项关涉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学生等共同的责任。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营造高职生就业的良好环境;切实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高职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论文关键词:解决;高职生就业难;整体设计

高职生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重要顾客和消费者。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既是关系到学生及其家庭生活幸福的民生议题,也是伴随着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课题。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相比于本科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大专层次的高职生就业困难,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因此,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不只是高职院校的事情,而是一项关涉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等共同的责任。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要各安其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通力合作,共同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推动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本文中,笔者试对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整体设计。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营造高职生就业的良好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营造高职生就业的良好环境。这是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重要条件。这里,政府既可以通过发展经济,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出台一些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相对于前者,后者更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

其一,制定并落实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目前,国家已制定并实施了《就业促进法》,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促进就业和创业的政策。但是就业歧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些就业创业促进政策并未真正落实。因此,国家和各地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完善并贯彻落实相关就业政策法规。一是要明确就业歧视概念,制定有关反就业歧视的具体规定,建立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加大就业歧视处罚力度,同时规定救济措施和救济机制。二是要全面梳理并完善现有就业创业有关政策,坚持扩大就业与鼓励创业相结合,要降低创业门槛,加大税收优惠,提供创业信贷支持。三是要加强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要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指导等相结合,组织企业家和自主创业成功者开展“创业一对一”活动。政府要鼓励多方投资,建立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将有关科研院所研发的市场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适合创业者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给自主创业的学生。

其二,提供教育信息服务,建立健全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度。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时做好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及时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规模和就业信息,促使高职院校及时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以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顶岗实习作为提高高职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政府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度,促进顶岗实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各地要进一步制订实施细则,加强区域内校企合作工作统筹,遴选并稳定一批区域内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作岗位的企业,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高职院校依据学校的主体专业、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兴办相关产业,把校办产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场地。

其三,改革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管得过死、户口附带巨大社会利益的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低水平、窄覆盖、差异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流动就业能力。为此,一是要改革户籍档案管理制度,扫清当前户籍档案管理上的制度性障碍,清除附在户口上的附加社会福利,实施一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切实解决毕业生的户口档案落实问题,比如河南新一轮户籍改革的内容就包括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可自愿选择就业居住地,先落户再就业。二是要尽快建立“高水平、广覆盖、一体化、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消除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所有制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为高职生到西部、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二、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

要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阵地作用,高职院校要切实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大力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某种程度上说,紧扣劳动力市场需求,深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核心。

其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专业好坏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的最主要因素。高职院校要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设置和建设新专业,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扩大专业外延,整合专业内容,拓展专业方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高技能人才。要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对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很低的专业应中断或暂停招生,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或改造,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尽量压低“废品率”。

其二,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彻底摆脱传统“三段式”学科体系对课程体系的约束与影响,在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一是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目标,即课程设置要有清晰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以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二是课程内容要以职业能力为本,即要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形成能力标准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把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三是课程结构要实行模块化,即将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四是课程实施要具有开放性,即课程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课程考核方式更要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主体包括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其三,加强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同时,针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高职院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主动让企业从中获得利益和好处。如学校根据企业实际培养所需人才,为企业开展在职员工的培养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上的难题,积极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其四,实施全面就业教育。全面就业教育包括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一是要实现“五化”,真正发挥就业指导教育的功效。全员化:高职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要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专业化: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促进就业指导部门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个性化:要根据学生个体特点,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开展“一对一”的指导;信息化:要建立学生信息库、用人单位信息库、人才市场信息库、就业信息往来库“四位一体”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二是要实施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如《创业学》、《科技创业》、《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创业管理》等;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设计竞赛、企业家讲座等活动;通过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实验中心和创业基地,加强创业实践训练。三是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关键是要体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层次性与动态性,对学生进行全程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要从近期着手,引导学生寻找适合的职业;要立足于发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要从人生着眼,注重对学生的“成人”教育。

三、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最为紧密。行业企业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其一,向高职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高职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一方面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增加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另一方面让学生获得工作经历,感受企业文化,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促进高职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企业要安排操作技能强、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并切实担负起指导、管理学生的责任,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教育。

其二,参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践。只有在企业的参与下,高职院校才能构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一是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企业的参与使课程内容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要求,反映技术领域的新变化、新要求、新特点,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社会技能的培养。二是参与课程教学活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到高职院校开展讲座或直接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和需求,给予学生实际的帮助和指导。三是参与课程质量评价。企业专家要结合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用工需求,以第三方的身份对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和质量进行公正地审视。

其三,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提供支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企业通过向高职院校免费或低价提供实验设备,提供资金援助,提供专业技术或人才支持,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企业以获得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冠名权,或职工免费或优惠培训得到回报。二是企业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基地尽快地物色到合适的员工,减少人力资源搜索成本。

四、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高职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学生自身是就业能力的载体,无疑是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责任主体。高职生要准确分析就业现状,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苦练专业技能,强化综合素质,掌握应聘技巧等。当前存在的“有业不就”现象说明,不少高职毕业生不能就业不是因为缺乏能力和素质,而是就业观念问题。“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中在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的认识上,企业界认为首要的是“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提高学生技能”反倒退居其次。因此,从高职生自身来讲,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高职生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

其一,转变片面追求“高、大、全”(高工资、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观念,树立立足基层、从底层干起的观念。不少高职生择业时仍然过份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高工资和高福利,偏好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忽略自身条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高职生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主动到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去工作,到西部、农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其二,转变“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树立积极寻找就业机会的主动就业观念。受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等、靠、要”的就业思想严重,不少毕业生期待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有些毕业生则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生要抛弃陈旧的“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树立起市场竞争、积极进取、主动求业、艰苦创业的就业意识,不要被动地找工作,而要自己“创造”工作。其一,毕业生可通过学校、人才市场、报刊、网络、亲友、社会关系等多种途径,主动搜集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大胆推销自己。其二,毕业生要树立“创业也是就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的意识,积极创业。

其三,转变一次择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目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就业观念使学生总想找一个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这种追求初次就业一步到位的观念往往使不少毕业生失去很多就业机会。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和再就业将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毕业生追求的一次就业定终身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高职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积累经验,为以后寻求更好的职业岗位甚至自己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