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学前儿童英语游戏的有效融入分析

佚名  2012-12-19

现代科学的游戏观认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其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同时,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最能满足幼儿好玩、好模仿的天性,也是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和应用已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游戏是幼儿发展认知、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强调应该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要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学习外语。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

显而易见,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为广大学者、教育管理者及教师所认可并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现实教学中,游戏也已经作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形式融入幼儿英语教学中,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孩子求知的动力。

我们在充分肯定幼儿园英语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看清楚目前幼儿英语游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前儿童英语游戏是一种语言游戏,既具有一般儿童游戏的共性,也具有外语语言游戏的一些特性。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幼儿参与游戏的语言沟通及理解难度增大。因此,幼儿英语游戏教学对游戏融入的时机、原则、步骤以及游戏的主体和主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很多教师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在进行学前英语教学时,融入游戏的时机不合适、融入的步骤太快或者融入时没有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影响游戏教学的效果,导致幼儿英语教学中融入的游戏未能收到实效。

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学前英语游戏教学的质量没有保障,游戏便只是摆的花架子而已,不具备真正的教育价值。

本研究正是针对当前学前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理论上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实践上观摩大量课堂案例并结合对一线资深教师访谈,提出科学的幼儿英语融入式游戏设计方案,包括游戏的融入作用、融入时机、融入原则、融入步骤及融入时应处理的关系,旨在促使游戏在学前英语教育中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1当前学前教育英语游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前期调研,由于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对游戏教学理念认识有偏,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英语语言教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施幼儿英语游戏教学过程中出现以下主要问题:

1.1 重形式,轻内容游戏是为教学而设计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然而,在英语游戏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说说唱唱,蹦蹦跳跳,形式多样,热闹非常。但课后,学生往往不清楚教师到底想通过其精心准备设计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习掌握哪些内容。这类课堂往往游戏活动丰富,课堂气氛活跃,但和英语语言学科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和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1.2 重量轻质这类课堂中传统的一般性游戏过多,而竞争合作型游戏少,智能开发型游戏少,不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团体协作精神。

这样的英语游戏教学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教育价值。

2学前英语教学中融入游戏的作用

2.1 培养学前儿童对英语语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提升其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愿望和动力。

2.2 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游戏促使儿童大脑的开发,特别是开发主导语言能力的右脑的潜能。

2.3 塑造氛围,提供机会让儿童初步接触、学习并掌握日常用语,锻炼和提高其言语交际能力。

2.4 通过英语游戏拓宽孩子视野,培养开放的心态,让孩子接触了解另一种文化,学会另一种思维方式,为最终产生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同打下基础。

简而言之,学前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内部学习品质。

3游戏融入课堂的时机

游戏融入课堂的时机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来确定。总的来说,合理的融入时机会以游戏带动、辅助教学,加深孩子的印象。本研究认为,游戏融入课堂的合理时机为:课堂导入、传授新知、巩固旧知。

3.1 课堂导入学前儿童好动活泼,往往在上课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尽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这时的游戏首先应该具备“指向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即,游戏的设计应该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和本次教学内容有显著相关性。其次,导入时的游戏应注意“时效性”,即,游戏导入过程要紧凑,促使孩子尽快进入学习情境。一般导入过程不应超过5分钟。[1]

3.2 传授新知游戏教学的一大优点就是孩子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在释放情感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接收内化所学知识。在讲解新知识时,教师如果能引入相关的游戏,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更深地吸收理解新知识。这时的游戏要围绕新知识设计开展。

3.3 巩固旧知在使用中巩固是语言课的必要环节。立足所学知识,开展游戏教学能促进孩子对“已知”不断反复地回顾,从而促使短期记忆上升为永久记忆。这时的游戏设计要尽量体现出多样化色彩,以避免孩子产生“疲惫心理”。[2] 4游戏融入教学的原则

4.1 服务教学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目的在于以活动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归根结底,游戏应该是服务教学的。因此,游戏活动必须是有意义的、积极的、科学的、有知识性的。即,任何游戏教学都必须立足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服务教学任务。然而片面追求表面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花架子”游戏都是没有教育价值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让孩子“乐学”,同时还要考虑让孩子“学实”。

4.2 提升兴趣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果孩子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则有利于增强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成果。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其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要提升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就要注意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4.3 兼顾全体学生教师在设计组织游戏时应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实际社交意义的游戏,这些活动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地进行组织;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素质,性格特征,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等分层要求。即,游戏在难易程度上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鼓励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参加。4.4 鼓励参与传统的教学重视“教师传授”。现代教育观则认为,“If I tell you,you will know;if I teach you,you will remember;if I invovle you, you will learn.”[3]学前教育更是把“学生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过于个别化的游戏会导致其余学生仅仅成为“围观者”,不能参与其中,从而没有兴趣,游戏教学的作用也没有得到最大发挥。因此,游戏教学应该尽量鼓励全体学生参与。然而,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让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但教师要始终以游戏促进全体学生思维的参与。

4.5 控制场面游戏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要控制活动场面。主要体现在纪律控制、时间控制和热情控制三个方面。

首先,做为游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游戏前把游戏的规则、要求、纪律及评分标准等讲清楚,以保证活动有条不紊,活而不乱,防患未然。否则,学生在对游戏规则、要求不明确的情况下即刻开展游戏,往往不利于游戏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出现学生边游戏教师边不断补充规则的现象。

其次,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该考虑到时间安排,在组织游戏教学时,更应该随机应变掌控时间。如果游戏时间太短,结束太早,则不利于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游戏时间太长,结束太晚,则浪费即使,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疲倦感。总之,游戏活动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师要科学控制游戏的时间。

最后,高涨的热情是游戏教学成功的必要因素,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学生的热情。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热情过于高涨,一直到游戏结束,依然处于亢奋状态。尽管老师已经反复强调游戏结束,他们还是不能把心思迅速地收回来以继续下面的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游戏后遗症”。[4]因此,在维持学生热情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加以控制,以免学生到达“沸腾”状态甚至“失控”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应控制游戏的整个过程,如课堂纪律,游戏规则、活动时间、学生反应等,并适时加以调整,同时鼓励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探求知识、开拓创新、寻求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包办代替。毕竟,学生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动脑)和操练过程(动口、动手)。

4.6 注重评价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学前教师更应该正确评价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表现,激发其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学前教师应在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前提下,营造积极向上的融洽的评价氛围,激活孩子的思维,刺激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勇于探索;通过游戏活动发现并发掘孩子的潜质和特长,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已,树立自信心。

其次,学前教师要善于拓宽评价的内容,对儿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多元性的评价,应该注重对其情感、体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既要包括对其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评价,又要囊括对学生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努力程度、交流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的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5游戏融入教学的合理步骤

①呈现,即教师把整个游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游戏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游戏的欲望。

②讲解,即把游戏的具体规则及做游戏时的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

③示范,最好教师能邀请部分学生和自己一起做一次示范,这样,学生对于整个游戏活动的程序会有一个更加清楚明了的理解,也会有利于后面活动的顺利开展。

④组织活动,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度”,争取做到在游戏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

⑤评价,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及时给予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确已成为学前英语课堂的良好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征,有利于增长孩子的热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兴趣,创造活泼的氛围。然而,游戏要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就离不开教育工作者集思广益,不断创新,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设计科学的语言游戏,立足科学的融入原则,选择最佳的融入时机,按照有序的融入步骤来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