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电子测量技术杂志是SCD期刊吗?

来源:投稿网2023-01-12 9:30:15

电子测量技术杂志不是SCD期刊,经查询电子测量技术杂志不在最新的2023年SCD期刊目录中。

科学引文数据库(英文名: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SCD)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独立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内引文数据库。2023年最新版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目录已于2022年12月公布,共涉及14个大类学科2534本期刊,相较于去年2860本期刊,本次目录变更巨大。根据学科分类如下:

理学:共收录198本期刊 工学:共收录405本期刊
农学:共88本期刊 医学:共收录209本期刊
哲学:共收录52本期刊 经济学:共收录97本期刊
法学:共收录281本期刊 教育学:共收录142本期刊
文学:共收录164本期刊 历史学:共收录70本期刊
管理学:共收录172本期刊 艺术学:共收录83本期刊
交叉学科:4本期刊 综合学科:共收录569本期刊

SCD相关问题

问:SCD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SCD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数据库,有文科也有理科刊物,有核心(统指国内的五大主流核心)也有普刊。

问:SCD期刊好发吗?

相较于CSSCI、CSCD等核心期刊,SCD期刊相对好发一些。但此次更新后,不少好发的刊物已经被剔除。

问:哪些人适合发SCD期刊?

在读硕士、教职人员、科研人员等。

电子测量技术投稿要求

1前言

电子测量技术是国内专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杂志,致力于报道电子测量领域国内外最新技术及应用案例,推广电子测量技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为国内外电气电子工程领域最新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刊栏目有:(1)研究与设计、(2)理论与算法、(3)信息技术及图像处理、(4)嵌入式技术、(5)虚拟仪器技术、(6)传感器及非电量检测技术、(7)光电测试技术、(8)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9)在线测试与故障诊断、(10)通信技术、(11)热点资讯等。

本刊论文类型:研究型论文、综述性论文及有关产品技术的热点资讯。论文基本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创新、论证严密、数据可靠、实验真实、语言简明。

2撰稿

2.1总则

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内容应未发表过或未被其他公开出版物刊载过。请勿一稿多投。研究综述一般应为8000~10000字;研究论文、技术应用类文章一般应为5000~8000字。

2.2标题(中英文对照)

应简明扼要,能确切反映全文主要内容,通常控制在20字以内。尽量避免使用符号、简称、缩写及商品名等。采用中英文标题对照形式,中英文标题应一致。

英文标题通常不超过10个实词。第一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除特定缩略词外均小写,第一个词尽量避免使用冠词。

2.3作者和单位(中英文对照)

所有作者应对文稿内容负责,且应对署名次序没有异议,应与版权转让协议上作者顺序一致。署名为第一的单位应是稿件报道研究的知识产权所属单位。作者如系多单位,应分别注明单位全称。

作者中英文名字应姓前名后,在右上角标明作者所属单位;英文名字应姓的首字母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双字名连写。中文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英文工作单位结尾处应加国籍。

2.4摘要(中英文对照)

所有文章均须附中英文摘要,研究型论文按照结构式摘要撰写,内容应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四个部分,综述性摘要可以为描述性摘要,应条理清晰,不得过于简单。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摘要中应避免缩写词和公式。摘要文字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有主要数据。

2.5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在摘要下标注3-8个关键词,最多不超过8个,应尽量简洁。中英文应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规范学术名词。

2.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和国家标准分类代码

应在关键词下方给出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及国家标准分类代码。

2.7基金项目

若文章为基金资助课题,请在首页下角以中文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2.8正文

研究类论文一般按引言、方法与实验、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后附参考文献及作者简介,所有内容均按双栏排。

2.8.1引言

引言要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2.8.2方法与实验

针对本文实验设计阐述相应的方法及验证实验,按原始实验步骤予以客观详尽地描述。若方法学采用的是他人已报道的文献方法,描述应简洁,并引用相关文献;若方法学是自己创新或他人方法的改进,则应详细描述,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并使读者可以根据内容验证实验。

2.8.3结果

在正文和图表中按逻辑顺序描述实验结果,正文不要重复图表数据。同样数据不要同时既用图又用表来表达。统计数据必须给出统计方法和表述形式。避免单线图和单组数据表。图表中数据均应给出样本量和标准差。

2.8.4结论

着重讨论本研究中创新和重要的发现、存在的不足、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重复在前言或结果部分的数据或其他资料。可推论这些发现的可能影响及进一步研究的意义,但需结合研究结果。对本文创新结果的总结,必须有与已知文献结果的比较分析。

2.9层次结构

各层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文字;二级以上层次序号的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如1,1.1,1.1.1……具体排版格式请在投稿系统中下载论文排版模板。

2.10表、图和公式

按表、图公式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统一编号。

2.10.1表

使用三线表,即栏头取消斜线,表身不出现竖线,尽量删减分割线。应正确、易懂、符合统计学要求。表序、表题在表格上方居中排列。若表中数据单位统一,应在表格右上方统一标出。

2.10.2图

图中外文除公认的缩略词外均译成中文。函数图的表目由物理量、相应符号和单位组成,符号用斜体,单位用正体,如电流I/A、时间t/s。

图中若有多条曲线,应该用不同的线型作出区分。照片图应提供对比度清晰、像素大于800万的图片,照片图中所有人工符号均应在图注中予以说明,照片图应为真实实验的原照,不得人工加工。

2.10.3公式

公式中的变量请用白斜体,公式中的向量、矩阵、张量请用黑斜体。常数(如自然常数e、虚数单位j、圆周率π等)请用正体。

2.11名词术语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相关名词为准。

外文名词术语首次提及时应使用中文全称,加括号注明英文全称(小写)和英文缩写(大写)。例如:探地雷达(groundpenetratingradar,GPR)。

2.12计量单位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的表示中只可以采用1条斜线的形式,如N/m2、J/kg等表示;若有2个以上单位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kg·m/s2”可用“kg·m·s-2”表示。其他如:40%~60%应为40~60%;2×3cm2应写成2cm×3cm;“ppm”应写为“10-6”。

2.13数字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一致时,只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即可,如5,10,15,20mol/L。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前一个量值单位可以省略,如3~6kg。其他如:4×109~7×109或(4~7)×109,(25±1)℃。以百分数表示的均数±标准差应写作(40.5±0.6)%。完整数字不移行。分数则横写,如2/6,4/7。数值的修约应为“4舍6入5进单”。

2.14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均用斜体,如P(概率)、Sx(标准误)、t(t检验)、F(F检验)、r(相关系数)等。

2.15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条,综述的参考文献不少于50条。增加近2~3年的文献引用量。与正文无关的参考文献请不要列入,所有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的方式,并在正文按顺序标注引用位置。引用期刊文献,参考文献格式为“作者名.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正文中引用格式为:视觉机器人的工作模式有以下三种[1]。

参考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应全列出,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4位以上作者应写出前3位作者,再加逗号及“等”或“etal.”。英文文献中的作者姓名写法为:完整姓氏在前,名字采用缩写字母在后(均采用大写)。参考文献中的英文期刊刊名用标准缩写。例如:

[1]沈彤,刘文波,王京.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目标测距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15,38(4):58-60.

2.16作者简介

文后附主要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职称或学历、主要研究方向、E-mail。

3投稿

3.1投稿规则

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投稿须知”。一旦投稿,即被自动认为全部作者已阅读、并已理解和接受“投稿须知”的内容和要求。投稿后自动生成一个以E开头的稿件编号即为投稿成功,请交纳审稿费,汇款后7个工作日左右财务核对到账之后送审稿件。版权转让声明可在本刊网站下载,证明稿件内容属实、无一稿多投、不涉及秘密、署名无争议、同意发表、联系作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所有作者同意论文录用后,其版权和网络信息传播权自动转移给本刊的声明。所有作者同意论文录用后,即视为所有作者同意将著作权中的修改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作者不得授权他人或组织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若发生一稿多投、泄密、侵权等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文章发表内容以终版稿件为准,请认真核对作者、单位、基金及题目等内容正确、完整。稿件一经录用不允许再做任何信息及内容的修改。

3.2稿件处理

登录网上投稿系统投稿后会收到投稿成功邮件到通讯作者邮箱,编辑部送审稿件,评审周期6-8周。包括初审、外审、终审三个阶段,为提高审稿效率,请作者及时查看稿件状态,及时回传修改稿件。

3.3投稿方式

请投稿作者登录:www.etmchina.com,进行注册并网上提交稿件,以上方式为《电子测量技术》唯一投稿方式,邮箱不接受投稿。

电子测量技术封面 点击前往杂志首页

相关问题

  1. 电子测量技术是正规期刊吗?
  2. 电子测量技术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3. 电子测量技术评职称可以吗?
  4. 电子测量技术是北大核心吗?
  5. 电子测量技术是科技核心吗?
  6. 电子测量技术是统计源核心吗?
  7. 电子测量技术是南大核心CSSCI吗?
  8. 电子测量技术是CSCD期刊吗?
  9. 电子测量技术是国家级期刊吗?

推荐阅读

  1. 知网个人查重服务
  2. 期刊的级别、种类、等级
  3. 期刊投稿的成功秘诀
  4. 发表论文要花多少钱?
  5. 如何鉴别非法刊物
  6. 发表期刊的重复率在多少合格

电子测量技术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