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是SCD期刊吗?

来源:投稿网2023-01-12 9:30:15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不是SCD期刊,经查询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不在最新的2023年SCD期刊目录中。

科学引文数据库(英文名: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SCD)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独立研发、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国内引文数据库。2023年最新版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目录已于2022年12月公布,共涉及14个大类学科2534本期刊,相较于去年2860本期刊,本次目录变更巨大。根据学科分类如下:

理学:共收录198本期刊 工学:共收录405本期刊
农学:共88本期刊 医学:共收录209本期刊
哲学:共收录52本期刊 经济学:共收录97本期刊
法学:共收录281本期刊 教育学:共收录142本期刊
文学:共收录164本期刊 历史学:共收录70本期刊
管理学:共收录172本期刊 艺术学:共收录83本期刊
交叉学科:4本期刊 综合学科:共收录569本期刊

SCD相关问题

问:SCD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SCD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数据库,有文科也有理科刊物,有核心(统指国内的五大主流核心)也有普刊。

问:SCD期刊好发吗?

相较于CSSCI、CSCD等核心期刊,SCD期刊相对好发一些。但此次更新后,不少好发的刊物已经被剔除。

问:哪些人适合发SCD期刊?

在读硕士、教职人员、科研人员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投稿要求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投稿须知: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对来稿的要求1《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欢迎下列来稿普通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外科学进展、学术动态的述评、综述、讲座,普外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术、短篇报道、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病例讨论、医学书刊评价和国内外最新期刊文摘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务求准确、通顺、精炼,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数据准确,规范。2文献标志码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稿或资料应标注一个文献标志码,并以【文献标志码】作为标志,放在中文关键词之下,接排在中图分类号之后(前空3个字)。本规范共设置有5种,即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志码。3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中图分类号凡具有文献标志码的文稿均应标注分类号,并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分类。每篇文稿一般只标注1个分类号,有多个主题的文稿可标注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隔开。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注,放于中文关键词下方,文献标志码之前。4基金项目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稿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作者单位之前。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属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凡属A类的文稿还应附基金的英文全称,并以【Foundationitem】作为标志,放于英文关键词下方。并请随来稿附上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的重点攻关项目,拟申报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来稿,请注明项目名称、编号,并附上有关证书或证明复印证,一旦审稿合格本刊将优先发表。5文题凡文献标志码为A、B、C三类的文稿应有英文文题,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且中文文题一般宜控制在0个汉字以内为宜。6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之下,作者署名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注明*或序号

1、、3等字样,再在同页左下以脚注形式列出作者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并以【作者单位】作为标志。英文摘要中的作者署名方式是:紧随英文文题之后列出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标注同中文),再在其后列出全部作者的英文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以及通讯作者及其E-mail地址。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以【通讯作者】作为标志列出通讯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以【作者简介】为标志列出第一作者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主研方向、E-mail地址等。7摘要凡文献标志码为A、B两类的文稿均应附中文摘要,其中A类文稿还应附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限400字以内,英文摘要以400个实词左右为宜,放中文关键词之下。8关键词凡文稿的文献标志码为A、B、C三类者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还应给出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稿可选3~5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英文关键词均不能用缩写。9正文论著性文稿通常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5部分。9.1引言概述观察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写出本研究的目的,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9.2方法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可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阐明改进之处及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所有的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要写明为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及所用的统计学方法,并列出有关文献。9.3结果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结果的叙述应详细、确切、客观,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主要结果应有简要文字叙述,但文字部分内容与图表的内容不应重复。9.4讨论紧密结合本文报道的内容,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应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应避免不成熟的论点和本研究不足以得出的结论。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应恰如其分。10文内标题层次序号文内标题层次序号: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3…;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13…;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113,…;余类推,一般分三级标题即可,若再有可用1、、。

2、、。

3、、。

4、……形式接排。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字距后再接着书写标题。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得用商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