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韩晋仙 刘静玉  2010-01-09

摘 要: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间实验和课后野外实习。结合该专业培养,探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自然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精神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1 自然地理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是新兴的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意在适应近年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自然地理学是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是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因此,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培养既能掌握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其它课程奠定基础。

2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意义

2.1实践教学是新课改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当前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推进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教学研究型模式转变,自然地理学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不仅是自然地理理论教学的延续,而且是专业教学的根基。随着今后高校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不但不应削弱,还应进一步加强。

2.2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基本功的需要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1]。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得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对具体自然地理现象的鉴别能力,由点及面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质构造发展的时空想象能力[2],特别是利用先进的学科理论和先进的仪器帮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是其它学科不能够替代的。

2.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实践教学能够通过印证自然地理学的基本要素的概念、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和区域人地关系,让学生巩固和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通过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判断、分析、综合,提高学生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能力,开发学生大脑生理潜能,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逐步形成综合地理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地理观念,为以后从事地理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环境观、人地观,并自觉地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动[3]。因此,实践教学这种学以致用的特点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养成一种终生受益的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实践教学中的野外实习也是一种乡土地理教育,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4]。因此,随着自然地理学科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近些年,实践教学所需的耗材、交通、食宿和门票等费用大幅度增加,而学校的实践教学经费非常有限,导致实践教学经费出现较大缺口,只能向学生收取,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都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5]。一些高校不得不采取压缩实践教学时间、减少实践地点、缩短行程距离等对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而学校受人员编制限制,没有专门的课程实验教师,造成师生比例不协调,难以保证每个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受经费限制教师培训、进修和野外考察不够,导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提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本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强化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基本对策

4.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是自然地理学理论教学的继续,也是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科学考察和研究方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性环节。为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学校必须转变观念,从根本上重视野外实践教学环节,要从经费、人力、物力、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必要的支持,这是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

4.2实习内容与方法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综合性、地域性是其主要特征[1]。因此,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现代自然地理的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要包括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类型、形成机理、分布演变规律的考察分析,又要进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地表综合体整体规律的研究,同时还要结合当今全球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等重大的人地关系课题,设置资源、环境与人地关系等实际应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内容,并可以和《地图和测量》、《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相结合,加强遥感、GPS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实地应用。研究表明,实践教学的课时在自然地理学课程总课时中占25%~30%,才能充分体现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教学内容[6]。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然地理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加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课时。

4.3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具有邻近学科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因此,为充分实现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议要逐步配备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同时要积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也要注意对青年教师进行帮扶培养,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一个富有野外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结语

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是自然地理学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专业基本功和培养学生地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学校、教师、教学计划和学生等方面抓起,逐步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自然地理教学的目标。

[1]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富刚.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4):108-110,144.

[3]刘富刚,高岩.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J].聊城大学学报,2004,17(3):98-100.

[4]程东来.野外实习的意义、作用和建议——以自然地理实习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05(2):109-111.

[5]刘贤赵,王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36-37.

[6]刘富刚.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81(5):97-10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