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的分

陈小文 蒋荣兵  2008-10-09

关键词: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形成,演变,趋向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逐渐呈现出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生产环节的分工、从单纯的对外直接投资到以投资、外包和中间品贸易重组生产链条的特点。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分下网络,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和全球商品链(GCC),大量的研究涉及价值链或商品链的治理、布局以及东亚和拉美、非洲等地的供应商升级等问题(波特,1990;Humphrey & Schmitz,2000;Ger-effi,1994、1996;Cibbon,2000)。二是研究国际生产体系(又称全球生产网络GPN、国际生产/分销网络IPN)的形成以及主导企业(nagships)向当地供应商的技术转移、当地供应商在网络中的成长等问题(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2003;Ernst&Kim,2002),研究行业涵盖机械行业(Ando & Kimara,2003)、信息产业(Poon,20N)等。表面上看来,两大研究层面中,CVC/GCC侧重研究链式生产环节的分离与布局、治理与升级等内容,GPN/IPN侧重以主导企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网络的构建和组织创新,但从研究内涵上分析,两大理论分支都在探讨8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型国际分工关系,以及相应的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变化。

大量的研究显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国家和地区按照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因素分化为三个层次:欧美日作为第一层次,其企业主要是作为主导者;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NIEs)作为第二层次,早期主要从事加工装配环节或生产制造,后来逐渐演变为中间商,甚至部分企业上升为主导企业;处于第三层次的主要是中国大陆、东南亚其他国家以及北非、中东和拉美地区,这一层次进入的时期较晚,由于低工资等优势日前主要从事加工装配业务或中间产品的生产。三个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生产网络,其中在纺织和服装产业中形成的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尤其典型。

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起源于杰里菲提出的“三角形制造”(Triangle Manufacturing),其内涵是指欧美等纺织品服装的大买家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发出订单,接到订单的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转移到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印尼,中国大陆等地,“当最终产品直接运往国外买方时,就完成了三角形制造”。究其实质,这种三角形制造是一种国际分工网络,它属于杰里菲所定义的全球商品链中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反映的是三角形的生产和贸易关系。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也呈现出不断的创新和变革。

二、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

1.形成过程

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美和西欧的纺织品和服装产业逐渐向日本转移,然后又进一步转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香港、台湾和韩国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在六七十年代发展较为迅速,承接了来自欧美的大量订单,在本地完成生产后直接出运。这种生产安排的形式只涉及两方,一方是处在发达国家的买方,包括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服装品牌商如Nautica等不同的企业形式;另一方则是NIEs的生产企业。双方生产贸易关系较为简单和清晰。

然而,随着东亚NIEs面临的经济形势的变化,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呈现出向外迁移的趋向。80年代以后,由于工资和地价水平上升、货币升值、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阻碍,造成东亚NIEs的纺织和服装产业的优势不断削弱,而此时象中国大陆、印尼、泰国等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竞相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的进入,发展了大量的加丁贸易基地。内部的推力和外部的拉力使得东亚NIEs的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地把生产环节外移,仅保留自身具有优势的设计、质量控制和物流等环节,部分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前店后厂”的转型,还有相当部分企业则完全转为贸易公司,从事转口贸易,主要业务流程是接单、转包、交货。香港从80年代开始,制造业逐渐萎缩,与此同时大量的外贸公司不断出现。在接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订单后,东亚NIEs的企业把订单转移到位于泰国、印尼、中国大陆甚至中美的一些国家去完成,货物最后直接发运到欧美的最终订户,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生产贸易网络。其中东亚NIEs的企业和从事生产环节的企业可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关系,也可能是通过外包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从企业区位和国家层次的角度解释三角形分工网络的构建,这种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箭头①表示最终订户(A类企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企业(B类企业,包括贸易商、制造商、或兼具两种功能的企业)发出订单,最终订户可能只对产品的款式作简单说明,由B类企业进行具体的设计、打样并组织商品链去完成(此时B类企业实质上成为商品链的主导者);也可能给出具体的设计或样品要求定制,这种情况下B类企业承担的主要是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和物流环节,商品链中的设计和营销环节由A类企业控制。箭头②则是B类企业组织C类企业(可能是B类企业的子公司或长期的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包括安排生产计划、从各国订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并运送到某国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当然也可能全部在一国内完成)。各个生产环节的分解和分配,主要根据产品特性和各国要素禀赋、技术条件来在各国或一国内各地区进行布局。生产过程中,B类企业会进行质量监控和检验,必要时会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箭头③是最终产品从C类企业中最终加工者直接出运到A类企业指定目的地,其中的运输、订船等一系列物流环节均由B类企业承担。箭头①、②、③构成了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如果从商品链内企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箭头①、②、③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可以看出,A类企业和B类企业掌握了商品链中高附加值的环节,剩下的低附加值生产加工环节在第三层次的同家之间进行分配。

需要指出的是,B类企业组织生产时,也可能会从NIEs的企业中甚至发达国家的企业中选取部分厂商承担某个生产环节。整个生产过程并非都由C类企业完成,而是涉及了三个层次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但这种生产组织的形式仍然属于广义的三角形生产贸易网络。

另外,由于在NIEs的部分企业仍然可以直接生产并出口,这即是图1中箭头④和⑤所表示的生产贸易关系。这意味着虽然东亚地区形成了显著的三角形生产贸易网络,但是从纺织和服装产业来看,由于并没有发生完全的产业转移,因此仍保持了部分的生产能力。

因此概括地讲,在纺织品和服装产业中形成的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是指,由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商所连接的,涉及欧美买家和东亚地区生产企业(主要在第三层次国家)的分工网络。三类企业由于处在不同区位并在商品链中占据不同的环节,从而导致三角形的地区分丁和商品链内的分工格局。

2.形成的主要原因

欧美从东亚采购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贸易模式从原来的直接采购发展为经过中间商的间接采购,即两角关系发展为三角形关系。深入分析主要原因,除了上面分析的产业转移和第三层次国家的开放及兴起等原因外,还在于此时由于采购中由于涉及几百种纺织品、多个国家的配额使用情况,造成欧美买家直接从产地采购的过程变得较为复杂,采购成本太高。另外,在第三层次国家的纺织服装企业较为分散,也造成直接订购的交易成本高企。而东亚NIEs的中间商一方面较为了解东亚各国配额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而具有信息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靠近产地易于寻找生产企业(有些就是自己的工厂承担订单的生产),同时,部分中间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接受多家欧美企业的订货并集中处理,通过合理高效的生产安排、物流安排(如集装箱配载)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利润率的下降,欧美大买家在寻求更简便、环节更少的交易形式。从生产企业直接订货、跳过中间商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因此,90年代以后,从东亚地区纺织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来看,部分中间贸易商的退出使得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逐渐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1.演变的特点

一是最终订户不断靠近供应商带来的变化。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买家为了节约成本,纷纷到海外设立直接的海外采购机构。这些采购机构主要建立在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原因在于这些地区不仅本身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基础好,而且也具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和良好的服务及设施。运作模式是采购机构向当地制造商直接下订单,当地生产全部或部分产品,处于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完成一部分。

二是部分欧美订户直接从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订货。这样的交易形式中,订户可以直接对生产企业提出具体的要求,由生产企业按订户设计进行定牌生产,或者生产企业承担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也就是进行ODM,也有可能是订户直接采购生产企业拥有品牌的产品。90年代以来,诸如耐克、Nautica、The North Face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与中国大陆、泰国、印尼等地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生产企业按订单生产后直接出运订户所在地或其指定市场。在我国,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由于拥有大量的熟练工人、较好的纺织服装工业基础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大量的民营或外资纺织服装企业。

在上述两种交易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