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心理护理干预对地震灾区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佚名  2012-04-07

作者:史慧敏 张琳 吴文华 马佩芬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地震灾区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对灾区患儿心理干预方法的建立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地震灾区30例患儿进行调查,将其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负性情绪的发生程度,且每组自身前后对照。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前后自身对照存在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地震灾区患儿的负性情绪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有效引导患儿走出精神的困境,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心理护理;地震;儿童;心理干预 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和国家带来了极大重创,逝者虽逝,但医治灾民心理创伤迫在眉睫。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最痛楚的受害者恐怕就是孩子。他们本身稚弱、敏感,不曾经历地震的可怕,甚至不曾听说过地震。这种灾难的突然发生,那一幕幕恐怖的场面、强烈的惊恐,以及失去亲人的悲恸,远超过了一个孩子心灵所能承载的负荷,灾难所造成的重创或许会被他们铭记一生。,地震这类重大灾害对生理和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更容易造成心理创伤[1]导致灾区患儿产生急性应激障碍,症状表现为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恐惧、警觉性增高、回避和易激惹等,也有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如反复痛苦回忆、噩梦、幻想以及相应的生理反应等[2]。灾后必须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例地震灾区患儿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取得较好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0例地震灾区患儿为研究对象,男16例,女14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5岁。30例患儿均有外伤,严重者3例,大部分患儿均出现泌尿系统障碍症状。骨盆骨折7例,膀胱破裂9例,尿道断裂11例,肾挫裂伤3例,左肾损伤1例,右肾损伤15例,双肾损伤1例,均为肾良性病变。肾损伤按美国外伤外科协会标准进行肾损伤分级为I级2例,Ⅱ级1例。合并其他脏器伤26例,其中肝、脾、肠等腹腔脏器破裂7例,颅脑外伤4例,肋骨、脊柱、四肢骨折15例。肉眼血尿18例,镜下血尿9例,无血尿3例。将30例患儿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干预组患儿根据护理程序对其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四个不同的阶段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具有灵敏、简便等特点,有很好的信度,且具有很好的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3]。在分组时采用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法,避免了SCL-90量表本身由于结构效度不佳导致的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3]的不足。 1.3研究方法 1.3.1干预方法 干预组的患儿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干预方法分阶段如下进行: 入院心理干预:让患儿宣泄,应用心理宣泄法可以使感情不被压抑,不让悲伤和恐惧滞留在心里,避免造成精神的深层伤害[4],护士应用倾听技巧对患儿表示关怀和理解;与患儿接触过程中可多用肢体接触的动作或拥抱,对其心理安抚使患儿树立产生安全感。 术前心理干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孩子保持乐观的情绪,护士在访视时使用亲切的称呼,向患儿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观看手术室照片、简要讲解手术部位及手术过程、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部位愈合情况,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患儿信任感。 术后心理干预:术后适时询问患儿的感受,解答患儿提出的问题,从术后病情平稳的第二、三天起,有意识地鼓励患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加以赞美,使患儿早日坚强。 出院心理干预:在患儿康复出院前,提高患儿的认知能力。通过教育让患儿了解地震是人类目前还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幸存者要勇于面对现实,珍惜生命,不辜负国家和全社会的关爱和救助。还可以用一些古今中外坚强面对人生磨难的典范,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教育,要特别注意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1.3.2 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儿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症等负性情绪进行评分,进行比较;各组负性情绪评分自身前后对照。该方法简单、灵敏、可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数据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入院时SCL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症等因子得分均较高,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前两组的得分均下降,且干预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参考文献 [1] 施红梅,祝捷,邱卓英等.重大灾害造成的儿童心理危机的心理干预与心理康复研究[A].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C].2008. [2] 吴玉婷,薛海国.灾难救援中的心理干预[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127-129. [3] 谢华,戴海崎.SCL-90量表评价[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2):156-159. [4] 扶长青,张大均,刘淹玲.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521-523. [5] Zeev N, Kain Linda C, Mayes Alison A, et al.Preoperative anxiety, postoperative pain, and behavioral recovery in young children undergoing surgery[J].Pediatrics,2006 Aug,118(2):651-8. [6] 任辉.儒家学说与马斯洛“安全需要”的哲学思考[J].2007,9(3):239-241. [7] 郑毅.汶川地震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及救助措施[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9):519-521. [8] 李磊琼.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6) : 526 - 528. [9]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86- 87.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