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谈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五点”探究

李春梅  2012-08-16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对以下“五点”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现分述如下:

一、情点,即情感教育的激励点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现代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其间紧紧伴随着情感过程。情点切入疲软或不到位,如教师讲课伊始,表情极度冷漠,板着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课堂虽是鸦雀无声,但没有半点民主、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气氛;对思维活跃、有个性而不墨守成规的“奇人”、“异士”,稍有冒犯,则横加指责、恶语中伤。没有心灵的自由哪来思想的自由,一颗恐惧的心怎会思索生物王国的奥妙、感受生命科学的真谛。如此教学,岂言成功?反之,若教师一上讲台,即面带微笑、充满激情、信心百倍、衣着得体、言语铿锵,势必能使学生为之一振,先声夺人。好的开端即成功了一半,看整节课无不声情并茂、迭荡起伏、节奏明快,情点把握自然和谐,学生岂有学不好之理?情感教育有熏陶性、感染性、非量化性,有强大的作用、重大的意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境点,即思维暴发点

创设疑问、矛盾、问题等系列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和核心。在生物学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模型、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联系生物领域中的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造“矛盾”或“冲突”,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知识的基础之中,这个过程就是“矛盾——探究——深思——发现——解决”的过程,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悬念和展开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注意、思维、记忆、创造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三、空点,即探索求知想象点

点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就要在教学中留有空点,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因此,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学过于“实”,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惟有化实为虚,使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如在上“其它的节肢动物”时,对沼虾这个内容,我一改过去面面俱到的讲述,先让学生观看沼虾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围绕本节内容质疑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假说,看谁的提问层次高、问得妙,谁的问题异想天开、答得巧。一会儿,课堂气氛活跃,讨论热烈。现摘录两组较典型的问和答。问:沼虾一对大触角为什么比身体还长?答:当沼虾所生活的湖水因下雨等原因变浑浊时,这对大触角就相当于盲人探路的拐杖,它可较长距离探测身体前方的障碍物,对调节运动方向有一个缓冲时间。问:沼虾游泳足与后三对步足能否相互替代?答:替代对沼虾生活运动不利。在水底泥沙爬行的沼虾,如果将短小的游泳足用来爬行必将陷于泥沙而不能自拔,而长长的步足用来游泳,则会显得笨拙、费力。学生因惊叹沼虾结构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让他们在问题面前自求自得、自我感悟。尽管其答案的正确性难以肯定,但只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应恰到好处地表扬或赞许,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强化。 四、启点,即能力启发点

一节课,陈述性知识即解决“是什么”的知识是大量的,而具有较高启发价值的程序性知识即发生式知识较少,是启点较少。启点对培养学生能力大有裨益。以“淋巴循环”一节为例,淋巴的形成和淋巴循环的途径虽是重点,但由于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基础,不宜作启点让学生思考原因,而应作陈述性知识由教师分析讲解,如教师可自问自答。而在讲后继淋巴循环的特点时,可问:淋巴循环是单向运行,为什么还叫淋巴循环?由于学生有了相关知识,应作启点处理,让学生讨论作答,以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淋巴循环与血循环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重难点的掌握。若不当启也启,一味地满堂问题,或当启不启,一味地满堂讲,把很有价值的启点越俎代疱,甚是可惜,尤以后者危害更甚。对启点处理欠妥,也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详略不当、满堂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五、终点,即讲课结束点

一般应选在课末最后的1-2分钟内,以布置作业为标志。课堂教学要有节奏美,张弛有度,一般也有开头、高潮和尾声。应当说,一节课的最后约10分钟,讲课高潮已过,进入尾声,学生处于相对放松状态,或看书或练习或复习。终点选在下课前的1-2分钟,使学生有一个阶段感、结束感、成功感,一听铃声立即下课,干脆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那种被学生戏言“上课时是低潮,下课铃响后便进入高潮”的拖堂现象,乃课堂教学之大忌。终点看似简单的时控技巧,实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把握好也甚为不易。不少优质课,尽管开头高潮皆佳,但终因终点处理不当,多是拖堂,留下遗憾。改变终点失当的方法,一是认真备课,优化知识结构,这是根本;二是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再好的方案,总不会和实践百分之百地符合,要有思想准备,勤思善改;三是要备有机动内容,以利调节。

当然,上述课堂教学“五点”,并非绝对,而是相对,并非孤立,而是有机,整体优化,效果才佳。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