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对于新时期政治经济学教学之我见

【论文摘要】在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课程不受欢迎,学生兴趣不大的现象。许多政经教师也纷纷选择了别的课程教学。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政经的基本原理与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现实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使之成为令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服的政治经济理论,是每一个政治经济学教师应担负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政经课程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观及客观原因,并提出关于改进政经教学的一些看法。【论文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手段创新;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在高校政治经济学公共理论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果欠佳、课程不受欢迎,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1)政经“过时论”和“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学生都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创立的,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已无指导意义,而且政治色彩浓厚,理论抽象,学之既无用处又无趣味。加上政治经济学通常在大一开课,学生们忙于应付英语、数学两门基础课,更不愿意将精力放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上,上政经课看英语书、做数学作业的大有人在。(2)西方经济学的冲击。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涌入,西

2012-04-20

关于奥巴马的政治经济学

奥巴马把总统竞选当作生意一样运作。 借助一架全新的政治运作机器,奥巴马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有望冲击总统宝座的黑人政治家。他的成功,源自一套成功的“政治经济学”。从最底层做起 2007年1月,奥巴马宣布他将组织团队参加大选,他为自己的选战列出最基本的原则:从最底层做起。奥巴马说:“我们的竞选要像做生意一样运作。”而做生意,就是要把“顾客”当作上帝。在竞选活动早期,奥巴马就推出了他的“客户服务中心”,任何一个打进电话的支持者,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都可以得到接线员的接待,而决不是冷冰冰的录音回复。 在每个州,奥巴马的竞选总部把通常被视为至宝的选民名单发放给志愿者,让他们利用笔记本电脑和大量的手机话费优惠时段,跟名单上的每一位选民与政治团体取得联系。“工具就摆在眼前,他们只是善于利用。”乔•崔皮说。他曾是前总统竞选人霍华德•迪安的顾问,迪安因为利用互联网而在2004年的竞选中表现不俗,“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把当年迪安的竞选比作(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那4年后的现在,我们正在见证阿波罗登月计划”。甚至奥巴马本人也没有预料到网络会成为他的亲密战友。“通过利用互联网,无论是组织活

2012-01-23

关于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战略

摘要全球化是对今天国际体系的写照,以全球生产体系、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为依托的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紧紧的联系为一个整体。本文的思维将集中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应对战略,以对社会思维形成共鸣。 关键词全球化 生产体系 贸易体系 金融体系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仍然盛行现实主义的逻辑,各个国家行为体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自然亦当如此。 一、政治战略 中国已经是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主要的政治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广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资本积累。同时,中国是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两德统一,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红色政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心一意抓生产,搞建设,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堪称引领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并且,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拥有重大的影响和话语权。因此,作为如此重要的政治大国,其所采取的政治战略要十分慎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政治战略要着眼于时代背景,要着眼于中国实际,要即顾及世界稳定与繁荣又关切

2011-12-24

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摘要]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新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伦理学;工程学一、前言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领域的学科,它不仅研究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更关注整个社会的福利增长;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现象根本上都属于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公共领域,因而政治经济学本身是经济学科的更合适名称。但不幸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经济学等于同国家干预经济学,用“国家或政府行为”来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一词,从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学内涵的窄化。正

2011-12-21

关于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

内容摘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现实主义学派认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影响甚至打破现有的国际均势格局,从而导致国际局势不稳定甚至冲突。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现实主义理论不适用于中美关系的现实,应该将崛起中的中国纳入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也需要与其他国家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并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为此,一套较完整的大国崛起的国际关系理论思想体系已经形成。关键词:大国崛起 国际政治经济学 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思想体系(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大国崛起理论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也是“经典现实主义之父”。他在其著作《国家间政治—为权利与和平而斗争》(1948)中精确地定义了国际关系范畴,宣告了美国二战后外交思想范式转型的开始。在国际社会中,国家的行为是由对权利的追求驱使的,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利才能得以实现。国际政治的动因就是对权利的追求。因此,权利之争是“世界政治的核心内容”。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2011-12-21

浅议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国际贸易

[摘 要]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全世界的福利,而一国的单边贸易自由化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自身的福利。但这种解释存在误区,因为在现实中,上述基于效率的原则并未成为引导政府进行贸易政策制定的既定方针,相反,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此起彼伏,贸易保护的手段层出不穷。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各国都有其国家整体利益,各国政府则是这种利益的保证。政府像理性的个人按自身利益行事一样,按国家利益行事。贸易政策是由政治和市场决定的,而非“仁慈的政府”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物。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不同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制定者或立法者多重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与贸易相关的各种理论比其他问题的理论更加众说纷纭,每种理论深受各自支持者对效率、公平、自治和安全等不同价值观念孰轻孰重的看法的影响,对实际情况的解释反映了不同学说对假设情况的阐述。与此同时,在贸易问题上的大多数理论似乎与事实更加脱节,因为在世界经济中,贸易关系的实际变化与各种理论假设有很大的差异:国际贸易的交换不只受

2011-12-10

试析******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要: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相应的国际环境。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命题后,******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在率团出访及一些重大的多边外交场合,多次讲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并从基础、核心、途径、亮点、主力军的多个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阐述和分析。他的论述是对“中国威胁论”舆论的最好回应,昭示了中国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新形势下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命题的含义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某一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确立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秩序实际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凭借其军事、经济、科技实力垄断国际事务,侵略、压迫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导致国际

2011-12-07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其改革目标总是为了发挥市场功能来推动其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变。但市场功能并不会简单地由于市场化改革而得到确立和贯彻,市场功能将随改革的具体实施而体现并起作用,且市场功能的具体体现和作用的发挥要受到所实施改革的规定。Merton在《金融中介功能观》中认为,功能是稳定的,机构结构会随时间和国家的不同而变化。这一观点实际上典型地体现了西方学者视自身制度安排为一般制度安排的倾向。中国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当各种参照市场化模式的规范化努力一次又一次被打了折扣之后,我们不禁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应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向市场化模式转轨的过程,它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基于自身的制度背景而发生的自我改造过程。因此,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表明,市场的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功能会随所进行的市场化改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西方国家市场制度的建立与演进,本身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市场本身推进着市场制度的调整与演进,也就是说,其市场制度所依据的立宪层面的规则,就是市场本身。而非市场国家的市场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个其市场化改革依据什么规则来进行的问题,这就是

2011-10-31

关于碳减排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

摘要:从《京都议定书》生效之路的波折到碳关税的提出,在环保之余,渗透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蕴含了复杂的国家间的博弈,预示着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争议将更为激烈,气候谈判甚至可能引发未来较为严重的国际贸易争端。本文通过引入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国在这一过程中的政策抉择,以期为未来的气候谈判博弈和减排机制设计提供帮助。关键词:碳减排 博弈 碳关税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围绕碳排放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政治经济协商和讨价还价,《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即将到期,而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签署的《哥本哈根临时协议》又未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如今,碳减排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环保领域,而成为一场激烈的政治经济博弈,无论结果如何,“碳政治”与“碳经济”将会成为未来几十年世界各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主题。 碳关税最早由法国提出,希望欧盟国家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以避免在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的产品遭受不公平竞争,当时由于美国恰是未签署《议定书》的国家之一,坚决反对法国的此提议。而就在2009年6月22日,美国《

2011-10-19

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国际贸易

[摘 要]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自由贸易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全世界的福利,而一国的单边贸易自由化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自身的福利。但这种解释存在误区,因为在现实中,上述基于效率的原则并未成为引导政府进行贸易政策制定的既定方针,相反,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此起彼伏,贸易保护的手段层出不穷。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各国都有其国家整体利益,各国政府则是这种利益的保证。政府像理性的个人按自身利益行事一样,按国家利益行事。贸易政策是由政治和市场决定的,而非“仁慈的政府”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物。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不同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制定者或立法者多重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与贸易相关的各种理论比其他问题的理论更加众说纷纭,每种理论深受各自支持者对效率、公平、自治和安全等不同价值观念孰轻孰重的看法的影响,对实际情况的解释反映了不同学说对假设情况的阐述。与此同时,在贸易问题上的大多数理论似乎与事实更加脱节,因为在世界经济中,贸易关系的实际变化与各种理论假设有很大的差异:国际贸易的交换不只

2011-10-17

关于江泽民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摘要: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相应的国际环境。继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命题后,江泽民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在率团出访及一些重大的多边外交场合,多次讲到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并从基础、核心、途径、亮点、主力军的多个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阐述和分析。他的论述是对“中国威胁论”舆论的最好回应,昭示了中国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新形势下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江泽民;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命题的含义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某一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确立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秩序实际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凭借其军事、经济、科技实力垄断国际事务,侵略、压迫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2011-10-10

关于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作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师对此深感忧虑。本文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从教学指导思想、编写一本体系合理内容精炼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政治经济学立足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教学改革 建议政治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学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作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师对此深感忧虑。本文是笔者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提出的看法与观点,作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一、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多达上百种。教材内容和体系改革的主要模式有:改良模式、嫁接模式、混合模式。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由逄锦聚等主编的面向21世纪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这一教材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但在内容和体系上依然有不妥之处。1、目前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教材的内容来看

2011-09-24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讨

[摘要]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问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不仅仅存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不仅仅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 基本矛盾。 [关键词]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经济 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学界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之间的矛盾仅存在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认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矛盾便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 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联合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系列教材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 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

2011-07-13

资源配置: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新论

摘要:研究对象问题既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又是创新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问题。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但政治经济学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研究对象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从本质上要求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将资源配置纳入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体现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资源配置 研究对象问题既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又是创新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基本问题。尽管其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学术的争鸣不仅没有削弱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地位,而且还进一步促进政治经济学理论随时代发展需求而创新和发展。但毕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时代与当代全球化经济推动下的历史时代存在着明显差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所强调的发展性必然要求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应当顺应历史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在此条件下,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有可能也有必要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拓展和延伸。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

2011-03-0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培养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途径有许多,其中通过寻求解决利益不公、实现全社会利益平衡的机制或制度,是其根本途径。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对立、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实际上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尤其是物质经济利益对立、冲突的反映和回声毕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谈论价值观必须要联系处理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方式来谈论。否则,就是没有多大效果的空谈。同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必须结合现实中人们的利益关系来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从而也才能以理服人,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我们之所以认为现在许多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一个原因,是和高校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有关。而弱化的表现,就是被边缘化而压缩了授课的范围,许多院校不仅艺术类专业、理工科专业不开设这门课,而且像管理类专业也不开设究其被弱化的原因有许多,但其中一点,那就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丰富的、极具影响力的人文精神,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2011-02-17

“普法运动”的政治经济学 (二)

三、政治不见成长是的,由此一来,各种雅不欲发生的后果终究还是出现了。它们并非源自“普法”,毋宁,深存于转型期社会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之中,藉由“普法”所激起的社会运动,所揭示的现代法理,所启示的公民意识,而昭昭于世罢了。举其要者包括:法制未能进境于法治;政制腐败遍于国中,而国民的腐化如影随形,二者恶性互动;浮世繁华为千年所未见,却始终不见政治成长,社会萎缩,而不是别的,正是政制成型与政治成熟,以及道义精进和伦理圆善,它们共涵于一个有机的社会之中,才是总结和标明170年来的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臻达成功的最高善果。一日不见其成,则一日有待继续转型,现代法权意识的养育及其现实化,自在题中。法制未能臻境于法治关于法制和法治的观念史分辨及其法理意义,表明至少在理念层面上,国家理性意识到法制不恪其用,而需更上一层启动法治进程,因而,有“法制建设”向“建设法治国家”的标示性转向。事实上,对于法制和法治的区别,也是“普法”所要阐释的内容。[21]不过,也正是在此,如果我们认同这一分辨的话,那么,一个愈益显明而广受认同的体认是,就中国当下具体语境而言,法治以民主

2011-01-28

“普法运动”的政治经济学 (一)

晚近二十多年的“普法运动”,推导自官方,流行于社会,蔚为一种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似乎也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的涵育过程,而恰成一场“运动”,一种不同于二十世纪中国人记忆深处任何“政治运动”的社会政治运动。今天回头来看,因有将近三十年的纵深,使得我们能够对它作出阶段性评判。总括来看,这场“运动”的本意在于灌输选择性的法制意识,以守法公民作为最终期待产品,旨在营建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而忽略了对于法律本身的政治正义追问,也无遑就生活方式及其正当性考量做出切实回应,特别是着意回避了有关政制与政体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因而,对于本予回应的重大问题,便采取了选择性回答,或者,悬置起来,不去触碰,诉诸“延迟战略”。在此,仅就“守法”一项举例而言,则大致的追问包括:为何需要“守法”?遵守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律?这样的法律是否可能、应当和值得遵守?以及,法律本身是否存在合法性?法律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究属何种关系,又有何层面与境界之别?进而,公民是否具有不服从乃至于积极反抗的权利?等等,等等。但是,即便如此,不经意间,“普法运动”却在一般社会阶层,特别是普罗大众中间,引领出一种自然法式的法权意识,催生出全体国

2011-01-28

试析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理论一样是不断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以知识、科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创造的。应从市场经济共性的角度看待失业、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劳动力商品等。论文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市场经济 失业 经济危机 两极分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来自于现实,同时又应该能解释和服务于现实。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释现实,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着不少令人困惑的地方。其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任何理论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只是总的指导原理”,“因此我们愿意在我们的报纸上登载有关的理论问题的文章,请全体同志来公开讨论争论之点”“鐾于此,笔者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观点谈点个人的认识。1.价值理论:是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坚持以知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剥夺剥夺者”的合理性。于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被

2010-12-16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创新建议

论文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材;市场经济;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创新论文摘要:删除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相关理论,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重新建设现代经济学的新体系。这是一个大胆的彻底进行政治经济学改革的建议,是我们随着改革开放正在做,也必须做好的事情。全国普遍高等学校“两课”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l版)是一本最新出版的比较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优秀就优秀在教材的内容组织、表述方式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笔者不再详细分析教材的特点和优点,而是立足于个人的教学实践和对有关理论的学习体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创新建议,删除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的相关理论,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重新建设现代经济学的新体系。这是一个大胆的彻底进行政治经济学改革的建议,是我们随着改革开放正在做,也必须做好的事情。这将让教材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

2010-12-10

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分析

论文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科学纲领;硬核;保护带论文摘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诞生的100多年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在西方国家,与新科技革命相伴随的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了许多新特点,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以及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日益增大。面临着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本文应用经济学方法论的范式分析研究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探讨了这一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经典著作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它是一本伟大的经济学著作,是马克思在研究了,英豳资本主义制度建立100多年来积累的大量详实的材料和史实的基础上写出的。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但是距《资本论》出版,现在资本主义又发展了‘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大生产,服务业在国民产值中的大比重的大大提高,无产阶级摆脱了极度贫困化,整个无产阶

2010-12-07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

论文关键词:劳动过程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引论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需要从“问题”中升华出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理论”—马克思主义总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这一科学范式作为明确的理论指导,其主体内涵是通过劳动过程整体历史(演化)观,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分析框架:劳动过程一价值一资本一市场经济,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内生于历史逻辑过程。这一范式并不意味着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任何的放弃,而是着眼于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具体经济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作为分析范式中的重点。一、引论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规律。其表述的涵义有二:其一,政治经济学只有“一门”,就是总体表达唯物史观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的阶段特征没有也不可能掩盖其总体性,而只会是显露出政治经济学的内部结构随历史研究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特性;其二,广义体系

2010-12-08

试论主观价值论的政治经济根源

论文关键词:主观价值论政治经济根源劳动价值论论文摘要:主观价值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根源—反马克思主义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本文还对主观价值理论的产生发展历程和理论缺陷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提出应该批判与借鉴主观价值论,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一、主观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一)主观价值理论的理论渊源主观价值观念,即效用价值的思想早已有之,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边沁的功利原理和自利原理,是主观价值论的哲学基础。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就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效用决定。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里安尼于1750年在《商业与管理》中,从物品的稀缺性论述效用,他认为效用随物品的稀缺性而变化,稀缺的物品往往具有最大的效用,为边际分析开了先河。西尼尔则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效用,把效用归结为人的主观感受,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供求关系,效用随供给的增加而减少。意大利经济学家孔迪亚克在1778年出版的《谈商业与政府关系》一书中,就提出了效用价值观

2010-12-0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层面——简析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指导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哲学;马克思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现代经济学[论文摘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有两个层面,马克思经济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哲学对于经济自由主义批判的前提下,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完全可以实现其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具体融合,进而决定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建设。一、问题的提出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逐渐占据国内大学讲坛的半壁河山,并有喧宾夺主之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这个事实的解释有多种版本,夹杂着各种“理论偏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解释本身,而在于真正能够着手改造这个事实。因此从问题意识和导向出发,适时提出具有与时俱进性质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纲领和范式,以捍卫马克思主义十分必要。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应首先体现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之中。卢卡奇喜欢引用马克思“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观点,来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结合,并以列宁为例鼓吹它的必要性。卢卡奇说:“只有当意识同现实有了这样一种关系时,才有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种局面实际上随着无产阶级进入历史而出现了。由此,在卢卡奇这里

2010-12-09

英国法对自杀者的惩罚与宽宥——福柯刑罚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扩展

关键词: 自杀/英国法/刑罚政治经济学内容提要: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指出,一部刑罚史就是一部国家权力对个体征服、控制和利用的历史。英国法对自杀者的惩罚和宽宥,一方面可以用福柯的刑罚政治经济学来解释,另一方面又扩展了刑罚政治经济学的视野。英国法的历史表明,从中世纪到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国家权力通过惩罚或宽宥自杀者而对活着的个体进行威慑、控制和利用,与此同时权力也自我调整,从而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与国家权力的转型和发展相契合。 一、福柯的刑罚政治经济学 对于人类社会中刑罚方式的变迁,许多人都乐于将其概括为一个“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并由此而赞美“启蒙和人性发现”的伟大。但对于以冷酷思想和锐利思维而著称的福柯(Michel Foucault)来说,这种温情脉脉、似是而非的人道主义论调显然是不够深刻的。因为据他考证,在欧洲近代刑罚史上,从酷刑转向监禁的过程相当短暂。虽然公开的酷刑在17世纪还非常盛行,但进入18世纪特别是中期以后,往昔热闹非凡的公开处决几乎都销声匿迹了,那种惨烈壮观的断头台场景再也难觅踪影。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刑罚会发生如此

201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