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超音波诊断胎儿最主要的问题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4-05-27 10:00:04

目前我国每年出生缺陷80-120万人,这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畸形、预后等都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科技的进步,如血清学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测,超声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医生能在早期准确地诊断胎儿畸形。其中,超声技术具有最直观、简便的检测手段,是胎儿畸形筛查的首选。但是现在有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甚至四维超声(即动态三维),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病人和部分医务人员认为越新进技术检查结果越准确,通过对1450例妊娠20~36周妊娠中,182例超声检测到的胎儿畸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三维超声检查的意义。

1信息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10-2011年间,对1450名怀孕20~36周的孕妇进行了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测,182个胎儿畸形检出了170个,其中164个为单胎,6个为双胎。

1.2方法

应用西门子凤凰超声诊断仪和飞利浦IuII型超声诊断仪,配有二维探头和三维体积探头,在2.5-5.0MHz的探头频率下,先导二维超声检查,依序连续超声检查法[1],全面检查胎儿,再次利用三维超声对胎儿颅面部、脊椎和四肢进行检查,并做记录。

1.3胎儿畸形的计算方法。

2DB超诊断率=2D超声诊断畸形例数/实际畸形病例×100%

2DB超漏诊率=2D超声诊断漏诊例数/真实畸形病例×100%

B超与B超相结合的诊断率=诊断畸形例数×100%

三维超声漏诊率=三维超声非明确例数/真实畸形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软件分析,当P≤0.05时,结果有显著性。P>0.05无显著性。

2结果

2D与三维超声检查结果对照对照表1及表2。

在孕妇中,170例176例超声检查中,发现畸形184处,二维超声诊断182处,漏诊9处。3D新的诊断为2例,二者结合超声共诊断了184例,而三维超声中有18例显示不清。对比发现,3D超声漏诊率与2D超声漏诊率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几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端仪器、检测技术和检测手段不断增多,检测范围不断扩大。相应地,三维超声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胎儿畸形筛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胎盘三维超声检查已被越来越多医院所采用,从而普遍推广。这样,就使大多数医生为了迎合家属的愿望,一味地采用三维超声,将大部分时间花在面部、脊椎、肢体的清晰照片上,而忽视了传统的、完整的、系统的、连续的二维序列检查。通过对统计学的回顾,表明胎儿三维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筛查效果并不优于二维超声,而且漏诊率也高于二维超声。

去医院检查的孕妇中,有一部分是在外院检查的,且大多数都进行了三维超声检查,部分可以准确诊断畸形,但确有许多畸形漏诊。在我科传统的检查方法中,首先使用二维探头,设定胎儿检查的条件(5MHz),采用顺序连续超声检查法,对胎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再用三维探头检查颅面部、脊椎和四肢。胎盘检查的主要问题是漏诊,并不能明确诊断。因此超声的显示率是非常重要的。与三维超声相比,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诊断率。大多数胎儿畸形均有典型的超声征象,如果超声能显示清楚,通常很少漏诊。脑室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脑实质可受压。若无脑儿,则可看到头颅环缺失,无脑组织,双眼异常突出,表现为典型的“蛙状”面容,是否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无影响。嘴唇裂口可透过冠状体、横切面、矢状切面等不同的超声切面,显示上唇连续性中断,与鼻腔相通。颚裂主要从横切面,可显示上牙槽的连续性,横裂可先在两侧眶部显示,再向下平移。表格1,唇裂未一漏诊,均能正确诊断。2例腭裂患者因手术切口小、医师经验不足、切面差等原因,二维、三维超声均漏诊。与三维超声比较,显影清晰能100%准确诊断,影像直观,家属易于接受,但有8例影像不清,无法明确诊断,而二维可被准确诊断,这是三维超声的局限性。3D超声对条件要求过高,需要良好的体位和足够的空间,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由于三维超声具有两种影像方式:表面成像和透明成像,因此不能检测到内脏表面畸形及骨骼畸形。二维超声诊断脊椎裂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表1,我们所有的诊断都是精确的,这取决于我们对颈椎到骶尾骨进行矢状切除、横切面和冠切面扫描。正常人脊椎连续为串珠状,骶尾骨收缩后翘融合,横切面呈倒V字型,对称。脊椎裂处,连续开放,横切成“V”字。3维超声,图像必须对中心矢状切割面成像,图像才能清晰、直观,1例因宫壁贴合,经多次成像无法获得清晰图像。在长骨显像方面,二维超声更清晰,诊断更准确,但足部及手的三维显示不够全面。足内翻是2例典型病例,二维诊断后怀疑1例,3维确诊。22-3体综合征的表现为眼距过宽,鼻梁塌陷等,3-3体综合症表现为3-3体综合症,超声检查可明确为整体典型面部特征,需要通过临床染色体检查确诊。

超音波诊断胎儿最主要的问题是图像显示是否清晰,是否漏诊,很明显,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要低;这是当前超声检查的安全阈值问题,还没有被严格的医学证明,产科检查应坚持最低剂量原则,所有不符合诊断要求的胎儿超声检查应一律拒绝[2]。尤其是胎儿的眼睛和神经系统最为敏感,应使用小剂量。大多数孕妇和家属对超声辐射量、暴露在超声环境下时间的长短抱有疑虑,甚至因此拒绝检测。这就要求医师主动面对,在保证影像质量和正确诊断结果的前提下,要重视超声可能的生物学效应和潜在的危险。以最小的超声剂量完成一项检验任务:这就要求医生操作熟练,检查时间短。很明显,三维超声不如二维超声。3D影像常常要经过许多次的重建,才能呈现清晰完整的画面,许多仅勉强完成。此外,超声检查需时需方便,条件要求不高,可普遍推广,但众所周知,三维超声条件不仅对机器条件要求高,探头重,图像显示清晰,而且受胎儿孕龄,胎儿体位,周围羊水区等条件的影响远大于二维超声。而在经济性方面,单台三维超声要比二维超声高出1/3。超声医师片面追求三维清晰图像摒弃传统的连续超声检查方式,中断思维,干扰诊断,因而漏诊。

总之,本文认为三维超声用于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意义不大,不宜大力推广。超声波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时,应规范采用依序的连续超声检查,对胎儿进行有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和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