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反流性食道炎患者治疗研究

来源:投稿网 时间:2024-05-27 10:00:04

反流性食道炎(refluxesophatigitis,RE)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反酸、烧心等症状,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的组织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结果表明,临床上反流性食道炎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和神经症状[3,4]。目的:探讨通过联合抑制胃酸分泌及抗抑郁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本文报告如下。

第一,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们选取本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126例,从2006年1月到2009年2月共确诊126例。男64名,女62名,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5.2±11.7岁。典型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症状;(2)胃镜、病理检查提示食管下段发炎,排除胃,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如胃癌等;3)病程大于3个月;4)无抑酸剂或其它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不合格标准:(1)精神紊乱、精神紊乱、酗酒、滥用毒品者;(2)出现严重的心肺、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青光眼、哺乳期和怀孕的妇女;(3)有自杀危险或其他危险。通过Zung抑郁症自我评价量表(SDS)评估:轻度抑郁(抑郁指数0.5~0.59)72例,中等程度(0.6~0.69)35例,重度(0.7)19例。全部病人书面同意参与这项研究。

1.2方法

(1)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3例。基本病情、性别、年龄及其他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早上和睡前空腹服用),吗丁啉(10mg,3次/d,餐前服用);用氟西汀20mg,1次/d,晨服。治疗八个星期。

1.3观测指标。

(1)临床表现:治疗前、后均详细记录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反酸、烧心、反胃和胸骨后灼痛的严重性和发生率。依据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定其疗效。胃肠道检查:按诊断标准[5],将胆道胆道超声分级。一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粘连;Ⅱ级:条状发红,糜烂,融合度<75%;Ⅲ级:病变广泛性,红色,糜烂融合呈全周,融合>75%。(3)Zung抑郁症自我评价量表(SDS)评分:治疗前后均行SDS评分。结果:<0.5;轻度抑郁:抑郁指数0.5~0.59;中度抑郁指数0.6~0.69;重度抑郁指数>0.7。

1.4效果评估。

(1)临床表现:显效:食管粘膜完全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出现频率明显下降,胃镜下食道粘膜炎改善≥1级;无效:原临床症状无变化,食管粘膜炎无改变或加重。明显的效果和好转就是有效的。由同一位资深医生进行胃镜检查。(2)抑郁症状疗效评估:抑郁程度降低1级或以上为有效。抑郁度无变化或加重无效。

1.5副作用。

治疗时对副作用进行观察和记录。

1.6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比率进行比较。P<0.05与其他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临床症状的改善。

疗程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显著,治疗组疗效58例,疗效改善3例,无效2例;对照组疗效43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体有效率为96.83%和84.13%。处理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抑郁症状的改善。

疗程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抑郁症状都有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74.6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副作用。

对照组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胃食道反流病(GERD)是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出现症状或并发症,而胃镜阳性的GERD,也就是反流引起的食管粘膜损伤称为反流性食管炎。对北京、上海两地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6,7],胃食管反流症状、GERD、1.92%的检出率分别为8.97%、5.77%和1.92%。对10年内行胃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为2.02%[8]。在胡兆元等研究中,检测到反流性食道炎的比例为4.1%[9]。对1982-2006年51404名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王凡等进行了回顾,发现反流性食道炎整体检查率为8.39%,而且在10年后的检出率比前10年有显著提高[10]。说明反流性食道炎的检出率逐年上升。

在焦虑症病人中,应激可引起食道酸敏感、烧心等症状,加重食管反流病(GERD)食道的酸敏性。结果表明,应激可以降低烧心病人的食管感觉阈值,并在食管酸灌注过程中,观察到应激对烧心症状的影响。Haug等[13]的调查表明,焦虑、抑郁与消化道症状如烧心有很强的相关性。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心理应激机制中起重要作用[3]。精神心理异常,如慢性焦虑、抑郁等,可使食管感觉阈值降低,使病人对食管的弱刺激反应过度。所以,在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时,帮助病人认识和调节心理异常,是十分有意义的。

Fluoxetine(Fluoxetine)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神经细胞从突触间隙摄取5-羟色胺,增加这类神经递质,以供实际使用;提高情绪状态,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14]。结果表明,氟西汀对缓解伴有抑郁样反流食管炎的患者症状有很好的效果,能使病人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等症状和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能帮助提高奥美拉唑,吗丁啉的疗效。奥美拉唑、吗丁啉与氟西汀联合使用后8周,病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较单纯使用奥美拉唑和吗丁啉的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氟西汀可通过中枢或外周机制改善患者的抑郁和消化道症状,并减轻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内脏高度敏感疼痛症状。

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联合氟西汀的治疗效果肯定,但没有长期疗效的研究报道。与此同时,该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进行长期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明确氟西汀对伴抑郁症状反流性食道炎的疗效和药物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