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加大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培养适用型口腔医学人才

廖明华 黎淑芳 李俊  2011-04-06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教学改革 适用型人才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医学尤为突出[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特别是在社会保健需求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保健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各种类型医疗机构的社会需求正在不断地加大,由牙科诊所——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组成的三级口腔卫生服务体系逐渐建立。特别是民营的牙科诊所像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医疗均需求大量口腔全科医师,这对口腔医学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是我国培养口腔医学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主要学习苏联的模式,针对性不强。而我院的办学目标是以培养适应广大基层和农村地区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口腔全科医师。主要向基层输送口腔医疗适用型人才。学生多数在民营诊所、社区及广大农村地区工作,要求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及专业素质。为了在办学中走出一条既顺应口腔医学发展趋势又富有我院办学特色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之路,笔者对我院口腔专业五年制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改革。

1 重组课程体系,制订新的教学计划

1.1 更新课程体系 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目标,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分化,将专业课程部分前伸至相关的医学基础课程中后期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大学三年级开设《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学》、《牙体解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药物学》专业基础课,从而构建交叉融合式口腔专业教学体系,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前期开设部分专业课程,以减轻后期专业教学的压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实践提供了可能。分化、重组、增加专业选修课,扩大知识覆盖面,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1.2 制订新的教学计划 根据更新后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编制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观念上,处理好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三者的综合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技能、能力的培养。②教学方式上,建立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③在临床实习上,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习过程中,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计划中强化培养目标,增加了90个学时的实习前强化训练,并在实习前、中、后进行技能考核,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计划,修订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

2 改革口腔专业教学内容

2.1 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将《口腔解剖生理学》分化为《口腔解剖学》、《牙体解剖学》两部分内容进行讲授,由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承担《口腔解剖学》的教学任务,由口腔修复学教研室承担《牙体解剖学》的教学任务,由于是专业教师授课,学生对《牙体解剖学》非常感兴趣,从而增强了《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石膏牙的雕刻训练,逐步掌握牙齿的基本形态和相关的雕刻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腔医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系列训练,在学生进入口腔专业课学习时,就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对专业课的学习大有益处。

2.2 加强临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在口腔临床专业课教学中,精简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压缩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验见习课时数,使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等几门主干学科的课程讲授与实习学时比例增加,由原来的1∶0.74增至1∶1;尤其是口腔修复学增为1∶2,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时间。本院以前口腔专业的实验课是仿头颅模型固定在实验桌上完成,难以达到理想的体位和获得良好的支点。学生虽可完成牙体操作,但是不能模拟临床操作。为了更好地配合口腔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建立起全新的Frosaco仿真头模教学实验室,该系统完全模拟临床,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生可以在仿真头模上进行牙体牙髓、牙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颌面外科等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的临床前训练。并利用该系统的网络演示、实时监控、作业评估等功能,进行师生互动,规范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2]。为了配合课程群的实施和提高综合临床技能,我们建立了综合实验训练。学生在同一颗牙齿上,既可以进行牙体洞型制备,又可以进行根管治疗,还可以进行桩冠的基牙制备、活动修复和固定桥的设计、取模、制作等,避免了教学内容重复,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开设临床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 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了四年的学习之后,将在第五个学年进入临床实习。是学生从实验室的仿真头模操作到真实病人身上操作的一个转换过程,无论从学生的心理和临床操作技能,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过渡阶段。虽然实习期间学生要运用的技能,在校时都进行了系统严格的训练,但由于课程设置顺序的需要,安排普遍靠前,学生接受训练后,离进入实习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由于来自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不免有所遗忘,直接进入实习,可能会在面对病人时无所适从[3]。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生的角色,在临床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自2004年起,我们对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口腔专业学生集中进行专业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的内容是病史的采集、专业的基本操作,临床病例的分析,并根据操作的实际特点,采取模拟病人,仿真人头模,经教师示范后反复操作及训练。参加强化训练的学生都要进行技能考核,考核的统一项目为口腔基本检查、无菌操作;口腔门诊病历的书写;包括开髓、取模、根管预备、口内局部注射麻醉等项目的操作以及各种病历分析。 这种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对口腔临床的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对整个口腔科的实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够使前期实验室的仿真头模教学和临床实际更好地衔接,让学生更好地向实习阶段过渡。缩短了学生实习的适应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进入医院不久即适应了医院的工作和学习,满足了医院对实习生的基本技能要求,赢得了带教老师和医院的信任,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临床操作机会,使实习教学质量有了充分的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2.4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 根据口腔医学向微观分化的趋势,新增3门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及时掌握口腔医学发展的最新知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第一学年,开设《口腔医学导论》,使学生早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加强专业课教学与基础课教学的相互促进,本课程教学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辅以临床见习,通过对口腔医学全面概要的介绍,早期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了解口腔医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对口腔医学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导向的作用。开设《口腔临床药物学》选修课,讲授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用药知识,弥补我国口腔专业本科教育中的不足;增设《口腔医学美学》选修课,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文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

2.5 树立早期专业意识,实现专业教学全程化 为了使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树立专业意识,改变学生二、三年级时还对本专业一无所知的现状,在一年级开设《口腔医学导论》,并安排临床参观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树立口腔医师意识,从《口腔医学导论》、前期口腔基础课程、基本操作训练到专业课、临床实习,口腔专业教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延续不断,实现了专业教育全程化,构建新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化口腔专业五年制本科的教学改革,及时总结经验,获取一线材料,及时调整适合我院的口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民族地区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