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研讨

黄华  2012-05-07

: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而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常需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治疗,在转运途中可能因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和人员不足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极高。院内转运危重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1]。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病人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2]。尤是急诊科转运风险更大,甚至大于ICU 病人[3]。为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现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综述如下。

1 转运前的准备

1.1 正确评估病情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其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无论转运前或是转运中都要进行风险评估[4]。重症患者的转运可发生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以及管道脱开、药物延迟给予等。急诊护士与主管医生一起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生命体征不稳定而又必须进行诊断或治疗时,由主管医生随同,并做好充分准备[5]。有利于掌握较好的转送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6]。同时应把转运中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家属有思想准备,以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7]。

1.2 接收科室准备

决定转运后,在转运前10 分钟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交代需要的特殊准备(如氧气设备,呼吸机、监护仪、硬板床、微量注射泵),急诊患者优先检查等。电话通知应急电梯在规定时间地点内待命转运患者,以缩短时间,降低意外发生率[4]。

1.3 专职转运的医护小组

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抢救室医生、护士及护工等人员组成[8]。苏丽[9]报道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因个别医护人员不熟悉患者病情而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转运途中出现的题,因此对参与转运的护理人员应有具体严格要求。卢勇[3]等报道院内转运的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转运小组负责,运行3 年成功转运各类危重患者194 例次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仅为2.58%,成功率为97.42%。潘绍山[10]等指出定期持续培训,提高转运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更新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观念,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防范由于法制观念不强所造成的护理风险事件(如危重患者由护生护送等)。

1.4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1.4.1 病人的预处理

转运前通过风险评估,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并进行转运前预处理,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杜绝护理安全隐患[11]。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心理安慰,取得患者配合[12]。对高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13]。如转运前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解决支气管及喉头痉挛;有舌后坠者可放置口咽通气管;呕吐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躁动患者明确病因,采用止痛、导尿、降压、镇静等方法,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车。用留置针建立1 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失血患者建立2 条以上18 号以上静脉留置通路[14]。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清空尿袋。[5]

1.4.2 仪器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准备

保证转运时各种仪器设备性能良好,是保证转运成功的重要因素[15]。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蓄电池情况,保证电量充足,根据具体情况携带抢救药品或便携式呼吸机[5]。对于严重缺氧者,可携带氧气袋及呼吸气囊,必要时用小氧气筒供氧,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16]。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备好气管插管盒,相应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可拉明、洛贝林、利多卡因等,以便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给药抢救治疗[8]。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和家属有安全感,安静配合治疗和护理。

2 转运途中的护理

2.1 搬运手法正确

如遇有脊柱、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伤员,不可随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部,搬运时顺应伤病员脊柱或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上,一般为仰卧位,有铲式担架搬运则更为理想[17]。转运时拉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16]。保持安全舒适的转运体位,过床,推车要平稳,避免剧烈震荡,上下坡时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探讨黄华(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215400)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而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常需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治疗,在转运途中可能因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和人员不足以及责任心不强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极高。院内转运危重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1]。文献报道高达71%的转运病人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2]。尤是急诊科转运风险更大,甚至大于ICU 病人[3]。为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现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综述如下。

1 转运前的准备

1.1 正确评估病情

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其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无论转运前或是转运中都要进行风险评估[4]。重症患者的转运可发生神经、呼吸、心血管系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以及管道脱开、药物延迟给予等。

急诊护士与主管医生一起充分评估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生命体征不稳定而又必须进行诊断或治疗时,由主管医生随同,并做好充分准备[5]。有利于掌握较好的转送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6]。同时应把转运中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家属有思想准备,以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护理纠纷[7]。

1.2 接收科室准备

决定转运后,在转运前10 分钟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交代需要的特殊准备(如氧气设备,呼吸机、监护仪、硬板床、微量注射泵),急诊患者优先检查等。电话通知应急电梯在规定时间地点内待命转运患者,以缩短时间,降低意外发生率[4]。

1.3 专职转运的医护小组

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由经验丰富的抢救室医生、护士及护工等人员组成[8]。苏丽[9]报道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因个别医护人员不熟悉患者病情而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转运途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对参与转运的护理人员应有具体严格要求。卢勇[3]等报道院内转运的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转运小组负责,运行3 年成功转运各类危重患者194 例次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仅为2.58%,成功率为97.42%。

潘绍山[10]等指出定期持续培训,提高转运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更新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观念,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防范由于法制观念不强所造成的护理风险事件(如危重患者由护生护送等)。

1.4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预处理

1.4.1 病人的预处理

转运前通过风险评估,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并进行转运前预处理,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杜绝护理安全隐患[11]。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给予心理安慰,取得患者配合[12]。对高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13]。如转运前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解决支气管及喉头痉挛;有舌后坠者可放置口咽通气管;呕吐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躁动患者明确病因,采用止痛、导尿、降压、镇静等方法,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车。用留置针建立1 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失血患者建立2 条以上18 号以上静脉留置通路[14]。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清空尿袋。[5] 1.4.2 仪器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准备

保证转运时各种仪器设备性能良好,是保证转运成功的重要因素[15]。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蓄电池情况,保证电量充足,根据具体情况携带抢救药品或便携式呼吸机[5]。对于严重缺氧者,可携带氧气袋及呼吸气囊,必要时用小氧气筒供氧,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16]。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备好气管插管盒,相应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可拉明、洛贝林、利多卡因等,以便途中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给药抢救治疗[8]。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和家属有安全感,安静配合治疗和护理。

2 转运途中的护理

2.1 搬运手法正确

如遇有脊柱、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伤员,不可随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部,搬运时顺应伤病员脊柱或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上,一般为仰卧位,有铲式担架搬运则更为理想[17]。转运时拉起床栏,或采用约束带交叉固定[16]。保持安全舒适的转运体位,过床,推车要平稳,避免剧烈震荡,上下坡时保护头部[12]。转运时直接用抢救车转运,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在后,下肢在前。

2.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转运中,护士应全程陪同,始终站在患者头侧,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如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途中重点观察瞳孔的变化[18-19]及对光反射,同时注意有无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外伤及骨折出血要注意观察伤口包扎敷料渗透情况,骨折固定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内出血患者有无休克发生,结合简单易行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以大致了解患者循环功能及外周脏器灌注情况,如患者脉率、脉搏强度、肢端末梢温度及毛细血管的再循环时间等;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定时进行简短对话以判断意识的改变,意识障碍患者通过随身携带手电筒随时了解瞳孔变化[5]。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面色、有无躁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避免脱管、堵管[20]。做好应急处理,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转运途中突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立即就地抢救,同时呼叫附近医务人员协助,做好转运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检查或治疗期间情况及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救治等[8]

3 做好交接管理

到达目的地,护送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将患者搬至病床,做好给氧,监护、管道、生命体征的详细交接班,交接班内容采用专门设计的转运记录卡,包括患者转运前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体出入量、双方交接人员签名等[5]。刘领君[21]通过交接登记本在急诊科转运患者中的应用,表明了职责,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规范护理记录,提高了医院举证能力,对减少投诉和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4]。

4 小结

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有明显增加趋势,如何提高抢救成功率维持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减轻伤残率,除了急诊抢救室给予的急救措施外,如何安全地转运急救危重病人,越来越成为急救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院内转运的安全,必须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对病人做认真的评估,做好院内安全转运前准备,转运前并发症的预防,转运过程的监护及记录等,使病人安全地到达专科进一步治疗,挽救生命[22]。

参考文献

[1] DayMW.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ill:The Northwest MedStarexperience[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5,17(2):183-190.

[2] Johnson K Ground critical care transport A lifesavingintervention[J]. CritCareNurse,2006,26(1):80.

[3] 卢勇,苏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5,25(6):457-458.

[4] 王传莉.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0,21.

[5] 方方.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May ,2008,23(9):22-23.

[6] 李莉.急诊危重患儿院内安全转运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4):126.

[7] 苏家琼.急诊危重患者就诊和护送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891-893.

[8] 曹军晔,李天雅.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66.

[9] 苏丽.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08,5(7):103-104.

[10]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51.

[11]李红丽,邵力伟,刘国红.急危重病人转运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69-1471.

[12]黄珍柳.院内转运患者的安全护理及防范措施.吉林医学,2008,29(27):1791.

[13]张桂萍,李丽.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09,7(9):153-154.

[14]庄一渝,虞雪琴.ICU 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10

[15]韩谨琪,何晴.危重患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7):660-661.

[16]罗世杏,肖淑宁.院内患者转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微创医学,2006,3:488.

[17]张凤莲.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及对策.Intermal M edicine China Dcc 2009,4(6):960-961.

[18]金立芳.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45-446.

[19]赵玉兰.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4,4(7):525-527.

[20]肖烨,吴永清,将德玉,等.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管理[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954.

[21]刘领君.患者交接登记簿在急诊科转运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72-273.

[22]黄惠芳.急诊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2):2803-280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