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高松  2011-06-04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完善的围手术准备及护理。结果 45例手术患者效果良好,术后骨性融合达到80%~90%。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是预防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是以椎间盘退变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性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前方入路颈椎椎体间减压加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1]。我科200605~200805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45~74岁。MRI均显示脊髓前方明显受压,患者双上肢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麻木感,双下肢软弱无力,有麻木感,行走时脚有踩棉花样感觉。

1.2 治疗结果 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置于伸直位,取颈前右侧切口,长约5 cm,按颈前入路显露椎体前方,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再以咬骨钳咬除部分椎体,以刮勺刮除椎体上下椎板,使用特别的刮勺和椎体钳,小块咬除椎体及椎体后的骨赘,去除残余的椎间盘、骨赘等致压物。减压完成后,将所取得自身髂骨植入,选择合适的钛板固定,放置引流管,关闭伤口。有效率为80%,手术后部分患者感到症状立刻减轻,绝大多数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一般需要1~2年。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反应[2],护士应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根据其年龄、职业、生活与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同时向其介绍已治愈的病例,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有一个健康心理,取得医患之间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合作,为手术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2.1.2 呼吸功能锻炼: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老年人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低下,易引起肺部感染,肺的通气量下降。因此,术前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主动咳嗽,禁止吸烟,以增加肺活量,减少气管及肺内分泌物,增加肺的通气功能。

2.1.3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前训练颈椎前路术中要求患者仰卧,颈部处于略过伸位,同时为了暴露椎体,需较长时间将气管拉向切口对侧,术后又要求患者去枕平卧至少1周,因此,为适应术中及术后的变化,一般要求患者术前1周进行气管推移训练。

2.1.4 常规术前准备:术后病人卧床7~10 d ,因此术前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非常重要,术前备皮,指导病人做好个人卫生,术前日晚上口服地西泮2 片,可缓解紧张情绪,利于休息。术前1 d 22:00 开始禁食水,更换床上用品,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原因有术中牵引气管、食管引起咽部水肿;颈部术区血肿压迫气管;咽痛、颈部制动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手术刺激脊髓可使脊髓水肿或脊神经根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因此,术后需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及面色的变化,术后床旁需常规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生命体征监护仪及给氧等物品。

2.2.2 饮食护理:因术中刺激了食道、气管,患者常有喉头水肿、吞咽困难,易发生误吸。喉上神经损伤也是前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损伤表现为进食特别是饮水时容易发生呛咳。因此,应加强饮食管理,术后应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慢慢吞咽,以防呛咳、窒息。

2.2.3 观察病人的四肢及躯体感觉、活动情况:1次/d,并做好详细记录。注意与术前比较,不但有助于了解病情和判断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也可以判断有无继发性脊髓损伤。

2.2.4 防止植骨块滑脱: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易使植骨块移位脱出。当植入骨前移位时可直接压迫或刺破食管、气管和血管,导致食管瘘、呼吸道梗阻、颈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植入骨段后移位时可压迫颈部脊髓引起急性四肢瘫痪和周围性呼吸功能障碍。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尤其是术后24 h 内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直线,至少2 人翻身,1 人扶头、肩,另1 人扶躯干、四肢,翻身时同步进行,侧卧位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尽可能少用仰卧位,而用侧卧位。

2.2.5 预防并发症护理:注意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失用性肌萎缩、血栓性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压疮的预防,睡气垫床,勤观察、勤按摩,定时擦洗和更换体位,拆线后指导病人带橡塑颈围床上坐起活动,再逐渐离床活动。

2.2.6 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术后功能恢复及重建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应对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感觉恢复情况,根据具体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四肢功能训练[3]。术后1 d就应开始活动肢体和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但需限制颈部活动,保持颈椎稳定[4]。上肢主要锻炼手的握与捏的功能,恢复肌肉力量。下肢主要加强屈髋、屈膝及踝关节的肌肉锻炼,以保证下肢负重与行走功能。2 d后可让患者自主活动四肢,术后4~5 d患者可以戴颈托于20°~30°半卧位,以促进咳痰与深呼吸动作。拆线后戴颈托下地活动,但注意刚下床活动时应有专人在一边保护以防患者跌倒。3个月复查X线摄片,如颈椎融合良好,去固定,但一定时间内仍不可长时间低头或仰头,卧位时,取头略后仰为宜。

2.3 出院指导 (1)出院后继续佩带颈托3~6个月,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2)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死感,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即时回院复查。(3)继续肢体的功能训练,术后3个月,经拍X线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左右侧屈活动,然后再做颈部旋转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4)半年左右可恢复工作,工作中注意勿长时间持续屈颈,保持颈椎正直,以防复发。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由于脊髓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或(和)后缘骨质增生的慢性压迫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的前后及治疗中,根据患者出现的生理、心理及其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的有力保障。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