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


解剖电商营销—“中西医结合”的出路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品牌的营销思路在电商环境下并不完全适用。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品牌路径打造的颠覆与重塑传统品牌在品牌打造的路径方面基本上是三板斧:明星代言、品牌运动、狂砸广告,先把品牌力拉上去。把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打响了,再铺开渠道,最后才把产品慢慢地带出来。消费者是先接触品牌,后才是产品,所以,传统品牌的打造是品牌力优先的。而线上品牌的打造是倒过来的,是产品力优先而不是品牌力优先。因为:一是消费者购物时首先接触的是产品;其次线上的货架虽然是无限的,但展示机会是有限的,所以说是先打造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最后通过产品再带出品牌,品牌只是附着在产品这颗炮弹上不同口味的糖衣而已。线上品牌打造也差不多是三板斧: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创新和精准营销。产品创新,就是要打造有影响力的产品。淘宝平台有过十亿的商品量,如何让消费者在沧海中打到你的这一粟?创新的产品是首要条件。用户体验创新就是超出消费者购物基本需求功能之外的增值服务。精准营销追求的是在流量被不断细分以及人均传播成本越来越

2013-07-22

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好,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且经济、安全、有效,患者可接受性高,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关键词: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发病率居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加之老年患者多伴有各种基础性疾病,手术耐受性差,因此临床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本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腰椎CT和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退变

2013-01-26

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的观察来判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溃疡性直肠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肛门栓塞加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手段。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肛门栓塞。结果:研究组的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研究组也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研究组的复发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手法方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的有点。故在日后的工作中可加以推广。关键词:溃疡性直肠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具有起病延缓,病程时间长,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各个年龄段的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20至5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没有太大差异。在世界各国的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发病部位尤以直肠最为常见。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中

2013-01-25

中西医治疗慢性腹泻的108例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慢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科室共收入108例门诊慢性腹泻患者,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30天为一疗程,完成疗程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54例患者中33例患者有明显效果,显效率为61.6%;16例患者得到治愈,有效率为29.6%;其中5例患者腹泻症状未减轻,无效率为9.25%。对照组54例患者中26例患者有明显效果,显效率为48.2%;13例患者得到治愈,有效率为24.0%;其中15例患者腹泻症状未减轻,无效率为27.7%。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且两组数据统计具有统计意义,可以用于临床指导。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腹泻其疗效好,效果佳,可作为临床用药治疗的首选方法。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腹泻;疗效现阶段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体质大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的状态,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慢性腹泻患者的数量逐年增

2013-01-2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摘要:本文就是将162例患儿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病程短,值的推广。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62例患者均符合第七版《儿科学》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同时中医辨证属痰热闭肺型。将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男42例,女40例;两岁以下8例,2~5岁33例,5~14岁41例。病程小于3天20例,3~7天58例,大于7天4例。白细胞计数正常58例,白细胞计数增高24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两岁以下8例,2~5岁30例,5~14岁42例。病程小于3天18例,3~7天57例,大于7天5例。白细胞计数正常55例,白细胞增高25例。两组病例X线检查均见肺部双侧或单侧片状阴影,支原体抗体检测全呈阳性。两组患儿年龄、病程、临床体征、X线检查等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kg每曰一次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吸氧、退热、镇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生石膏、炙麻黄、杏仁、桑白皮、鱼腥草、黄芩、炙甘草、

2013-01-24

8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止嗽散加减方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171例支原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观察组(G组),D组85例,采用阿奇霉素给予治疗;G组86例,在此基础上减少阿奇霉素用量联合止嗽散加减方给予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止嗽散加减方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关键词: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小儿;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小儿支原体(MP)感染常常引发小儿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是近年儿科常见病,且有递增趋势[1]。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多合并多系统损害,且临床常易误诊[2]。若单纯采用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且患儿的咳嗽症状不易治愈[3]。为了更好地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医院自200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71例支原体感染

2013-01-23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8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牵引配合非甾体类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颈痛方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的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3] ①患者有颈、肩、臂疼痛或者麻木等表现并且放射至颈部和枕部,在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②体格检查可见颈椎旁有压痛,肩部和上肢存在感觉障碍、肌力下降等,压顶试验或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呈阳性;③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椎间隙狭窄或增生,颈椎曲度改变。伸屈位片可见病变节段出现椎间不稳,斜位片可见骨刺造成椎间孔狭小。所有患者均除外颈椎骨折、结核、肿瘤等病变。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颈椎牵引(患者牵引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适),1次/d,每次进行0.5 h,7 d为一个疗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d,3次/d,餐后口服,连用3 d。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中药颈痛方加减:炒枳壳1

2013-01-06

关于中西医结合辨治慢性胃炎39例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辨治效果。方法通过对39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9例患者治愈26例,好转者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辨治慢性胃炎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之“胃脘痛”、“纳呆”、 “吞酸”、“嘈杂”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常等,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各种症状。纤维胃镜检查可见:粘膜表面红肿,或糜烂剥脱,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绿色等改变。通过近5年的临床工作及资料总结,现将慢性胃炎治疗心得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辨治 慢性胃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总结资料完整者39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在39~64岁,平均年龄54.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依据《临床中医内科学》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肝胃不和型9例,胃络瘀滞型7例,胃阴亏虚型11例,脾胃虚寒型5例,湿困脾胃型7例。

2012-12-31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肺结核42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血糖、临床症状、病灶吸收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抗结核、降血糖治疗),经三个月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表现。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良好控制,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血糖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经治疗三个月后病灶都有不同程度吸收,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联合扶正固本中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有协同治疗作用。 【关键词】肺结核 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职称论文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blood sugar,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absorption of lesions on the patients of Diabetes mellitus wi

2012-12-3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89例临床浅析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急性阑尾炎;治疗本院外科自2005—2011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8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9急性阑尾炎患者,男54例,女35例。发病年龄最小9岁,最大68岁。15岁以下6例,16~30岁38例,31~50岁36例,50岁以上9例,青壮年发病率84.8%。发病距入院时间最短的3h,最长的8天。24h以内的55例,24~ 27h 18例,4~7天14例,7天以上2例。既往史:17例有类似腹痛反复发作史。89例均具有右下腹压痛,35例反跳痛,32例有明显腹肌紧张。入院时87%患者发热,70%患者血液分析,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2 临床分型1.2.1瘀滞型(属单纯性阑尾炎或各型阑尾炎消散后期)体温在38℃左右,右下腹有明显局限性压痛,但无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有42例。1.2.2蕴热型(属化脓性阑尾炎或阑尾脓肿)体温在38℃以上,腹痛剧烈,拒按明显,具反跳痛和肌紧张,白细胞计数在(12~20)×109/L左右,有28例(阑尾脓肿7例

2012-11-22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有关因素及中西医治疗的分析进展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以内分泌改变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引起内分泌紊乱是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但除与雌激素的减少主要相关外,还与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传统的激素疗法不良反应较多,且有诱发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使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从多方面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的过渡时期。过去一直沿用更年期这个名词,但由于其定义含糊欠准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4年用围绝经期一词将其替代,并再次修订围绝经期的定义,即:指绝经前一段时间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及临床特征到绝经后12个月。围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年龄范围在40~60岁。一般绝经前5~10年生殖功能开始减退,绝经年龄在45~55岁。在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部分围

2012-1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

黄建峰 杨绥冲 聂勇 王足兰【摘要】 目的 研究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水平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组40例。均经6个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值、症状改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显著增加(P<0.05),尿吡啶酚显著下降(P<0.05);而西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无显著变化(P>0.05)。与空白组比较,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中药组比较,中西药组治疗后骨密度、骨钙素显著增加(P<0.05),尿吡啶酚显著下降(P<0.05),症状改善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钙素;尿吡啶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2012-1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2例疗效浅析

【摘要】 目的探讨和总结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法以本院康复中心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急症患者进行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所有82例患者中,59例治愈(72.5%),13例好转(15%),有效率综合达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急症有着显著疗效,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2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08—2011年本院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53例,女29例;年龄46~78岁,平均56岁。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7 例,胃溃疡出血28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1例,其他原因出血6例;大量出血者10例(>800ml),中量出血者49例(400~800ml),少量出血者23例(<400ml)。1.2中西医诊断成因1.2.1中医诊断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过食辛辣,胃有积热,

2012-11-22

关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 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负荷增加引起的一种急剧的,暂时性的心肌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以及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常常遇到部分病人出现硝酸酯类等制剂的耐药现象,以及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制约,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而取得较好疗效,兹简要总结如下。【关键词】 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1.1症状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上段之后,可以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的范围,甚至横贯前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下颌部。(2)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可有烧灼感,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有些患者仅感觉胸闷不适否认有痛,发作时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到症状缓解。(3)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亦

2012-11-14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观察

朱晓溟 魏邦菊 康学燕 陶红霞 杨莉 王盼荣【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将9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中医护理:病情评估、情志护理、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入胃管80ml,2次/d,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200ml,2次/d。按摩针刺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内关、合谷等穴位,腹部热敷,饮食护理。西医护理:体位、胃肠减压、补液、抗菌药的应用等。结果98例接受中西医治疗的患者中治愈82例,好转10例,因无效而采用手术治疗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肠梗阻治疗中疗效显著。【关键词】 护理;中西医结合;肠梗阻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8例病例均为1999年3月—2009年1月本院住院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男67 例,女31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 82大岁,平均38 岁;不完全性肠梗阻16例,麻痹性肠梗阻18例,粘连性肠梗阻54例,机械性肠

2012-11-12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黄土汤、逍遥散、归脾汤或泻心汤加减,并加对照组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静滴,口服氢氧化铝凝胶。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明显,胜于单纯性西医治疗。【关键词】 出血;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死率约为7%~10%,入院后反复出血的患者病死率高,随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增高[1]。笔者对15例消化性溃疡并中度出血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经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均为轻中度出血。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1.2辨证分型胃中积热型:口臭,口渴,上腹胀闷,呕血、血色鲜红或呈咖啡色、血中可夹食物残渣,便秘

2012-11-12

关于中西医综合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00例

【关键词】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笔者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本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18~75岁;病程1个月~6年。表现为不同程度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食欲差、便秘或者轻度腹泻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本组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肝、胆、胰B超检查和肝功能化验,一部分患者因多次求医行多项相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按照(芝加哥国际专题会议)分类,本组运动障碍型61例,溃疡样型21例,反流样型8例,混合型9例,吞气症1例。1.2方法雷尼替丁0.15g,每日1次,睡前服;伴吞气症焦虑失眠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加多虑平25mg,每日1次,睡前服,同时服用中药汤剂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基本方:红人参6g(捣碎煎),白术10g,茯苓15g,木香10g,砂仁6g,甘草10g,半夏10g,厚朴15g,黄柏10g,陈皮10g,枳实10g,川楝子10g,良姜6g。疼痛明显者加元胡10g;伴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5g;便秘者加大黄6g;食欲差者

2012-11-12

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浅析

【摘要】 采用走访和问卷形式,就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前景、目前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中西医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前景,大家普遍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生源和就业前景等普遍反映较好。但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及教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了大力、快速推进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办国家高等教育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目前许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但专业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模式等还存在一些争议,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1,2]。因此,我们对国内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较早、影响较大的院校就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 方 法重点考察了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所在全国影响较大的院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全国26所医科院校、中医院校有关中医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学校领导发出问卷146份,收回132份,对中西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问题进行

2012-11-05

关于中西医结合是个复杂艰巨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摘要:以评议的方式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了中 西医结合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指出中西医要实现交流与结合,不能单 从两个医学理论的本身相互解释,必须找到能在更高层次上统一这两种从不同角度发现人的 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产生于中西两种医学同时存在的客观现实,这既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一个 努力方向,也是创新医学理论与手段的尝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学科 。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西医结合仍只处于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1],面临着诸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且一直面对着各种批评与质疑 。本文拟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论证其发展过程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坚定学科发展的信 心,探索学科发展的方向,以期推进学科的发展与进步。1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过程性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多元的文化起源,孕育出多元的自然科学技术。中西医学正是源 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方医学同时并存、不同发展的结果。

2012-10-18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16例的疗效评价

【关键词】 :,肺栓塞/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血府逐瘀汤/治疗应用;,参附汤/治疗应用;,千金苇茎汤/治疗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6年间的全部肺栓塞患者1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并与文献报道的采用纯西医治疗的6组145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荟萃分析比较。西医治疗措施主要有:应用尿激酶或重组纤溶酶原(rt-PA)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治疗。中医治疗措施有:川芎嗪静脉滴注和中医辨证治疗(大致分3型:血瘀胸腑型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阳气暴脱兼血瘀型用参附汤治疗,痰瘀互结型用千金苇茎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总疗程为1个月。【结果】16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自动转院)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2.5%。与采用纯西医治疗的6组145例文献报道的总病死率(28.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文献报道的6组中有5组的病死率绝对值高于本组,其中与陈丽娟组(病死率为57.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10-18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效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并评价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干预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方面的优势。【方法】通过单盲、随机、对照研究,8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48周的治疗,52例试验组患者以拉米夫定加中药健脾活血方药治疗,34例对照组患者以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以及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设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CHB患者除生理机能(PF)外多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试验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P<0.05或P<0.01),且试验组除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外的多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QOL各个维度均有受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更有效地提高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水平。【关键词】 肝炎 乙型

2012-10-17

关于中西医结合在输卵管阻塞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活血祛瘀汤【关键词】 不孕症;疏通汤;活血祛瘀汤;清热解毒汤;治疗应用1临床资料200001/200312共50例已婚患者,年龄24~40岁,已生育者20例,有人流史者16例,有宫外孕病史者5例,原发性不孕者9例.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证实50例均为双侧输卵管阻塞. 50例中瘀血型13例,肝郁型15例,痰湿型13例,湿热型5例; ① 疏通汤组成: 生黄芪30 g,当归12 g,桃仁10 g,赤芍12 g,川楝子10 g,穿山甲10 g,路路通12 g,王不留行15 g,川牛膝15 g,丹参15 g, 荔枝核15 g,皂角刺12 g. 肝郁型加香附12 g; 痰湿型加生苡仁30 g,苍术15 g;湿热型加黄柏12 g, 生苡仁30 g. 水煎取汁约400 mL,早晚分服,2 wk为1疗程,经期禁用; ② 清解散结灌肠方: 红藤30 g,败酱草30 g,鱼腥草30 g,蒲公英30 g,王不留行30 g,路路通12 g,三棱12 g, 莪术12 g,丹参15 g,桃仁12 g,红花10 g,赤芍15 g,皂刺15 g. 用法: 水煎至1

2012-09-26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脓肿2例

【关键词】 乳房脓肿;置管引流;中药煎液1药物组成和方法中药由黄连15 g, 黄芩15 g,黄柏15 g,赤芍15 g,乳香15 g,没药10 g,皂刺15 g,白芷10 g,二花20 g和连翘20 g组成. 加水500 mL浸泡0.5 h,中火煎约20 min,共煎两次混合后,以多层消毒纱布滤过装瓶备用. 病灶部位常规消毒麻醉,各切约0.5 cm长两个切口,以止血钳贯通两切口,将备用引流管穿置脓腔,用9 g・L-1生理盐水经上端管口反复加压注入冲洗. 然后从上端管口徐徐注入中药液,保留5~10 min,药液自动排除后外敷加厚敷料包扎.2病例报告患者1,女,24岁,右乳肿胀,疼痛,灼热1 wk,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并有轻度发热,故来门诊治. 查体:T38.8℃,急性病容痛苦表情,右乳外上,下象限交接处可见明显肿胀,皮肤微红,灼热,可触及8 cm×10 cm大小包块,中央有波动感,按之应指,脉弦大,舌红,苔黄厚. 白细胞12×109・L-1,中性0.82. 诊断乳痛(成脓期). 给予置管引流(首次引流出脓液约160 mL),后

2012-09-10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关键词】 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骨折1临床资料1997/2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1(男4,女7)例,年龄18~59(平均35)岁,左腕5例,右腕6例,均有外伤史,病程2 mo~2.5 a,均有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X光片确诊,骨折均为舟骨腰部骨折,骨折线增宽,有囊性变. 均予前臂石膏管型固定,腕关节置于背伸30°尺偏10°,拇指在对掌位置,前臂居中立位,石膏范围上达肘下,下致拇指近侧指节的远端及其他各指的掌骨头部. 除拇指外,其他各指尚可自由活动. 固定时间因骨折不同而异,通常每1~2 mo除去石膏摄X线片一次,前臂石膏管型固定时间4~16(平均6)mo. 固定期间,应避免用力握拳及手撑扪等动作,肩肘的活动则不必限制. 固定期间,配合口服麝香接骨胶囊,去除石膏后行功能锻炼,并用郭氏上肢熏洗方(荆芥15,防风15,伸筋草30,透骨草15,千年健15,升麻15,桂枝15,钩藤30,苏木30 ,川椒5,威灵仙15)熏洗患手,2/d,每次持续约50 min. 患腕经过长时间的固定及口服接骨

2012-09-05